民进党能源政策“核去核从”?
2016-06-20 08:37: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
分享到:
|
能源:现实考验“空心蔡” 台湾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的外号是“空心蔡”,以擅长“打太极”著称。但作为当家人,“打太极”无益于解决问题,必须要提出务实的计划。尤其是能源问题,如果没有务实、可行、连贯的政策,很可能让台湾再遭遇一个“失去的二十年”。 民进党当局的能源政策是要以再生能源替代核电,预计2025年再生能源比例能提高到20%,但其中潜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再生能源供电量受天候影响,无法作为基载电力;电力基建周期长,一座电厂从提出规划到最后完工加入营运,动辄耗时10年以上;所有大小再生能源厂必须与电网联结后才能发挥效益,但电网建构不是短期可完成。另外,据台湾媒体估算,把再生能源比例拉到30%,需要投资约1.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新当局从哪去筹这笔钱?核电厂有其特殊性,核四厂虽然封存,但有些组件必须维持运转,每年的维护费就高达13亿元,这也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为推动“2025非核家园”,蔡英文当局还要引入电业自由化,拟在1年内将台电公司大卸为“发电业、输电业、配电业、售电业”四块,并将发电、售电市场开放竞争。且不说台电面临资产重估、1000多亿元负债分摊、员工权益保障等问题,1年时间如何能够完成分切,若大卸四块后出现缺电问题,谁来负责?自1990年起实施电力自由化的英国,现在仍会发生民营电厂有电不发,或不愿意多花成本盖新电厂等情况。“把分拆台电公司与‘冻结电价’画上等号,或是视同做到‘非核家园’,都是很不实际的想法。”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梁启源说。 蔡英文在就职演说时强调,面对民众的期待,执政团队必须能够解决问题。如果民进党当局全面废核、再生能源推动速度不如预期,让台湾陷入缺电、限电的阴影,民生与经济被置于痛苦和风险之中,到时喊再多“爱台湾”的动人口号,也没法拯救台湾了。归根到底,还要看蔡英文是想“反核”到底,还是要回到务实的道路上来。(记者汪灵犀) |
相关阅读:
- [ 06-20]民进党执政满月 两岸现状变化大
- [ 06-19]日本民进党代理党首莲舫称将不竞选东京都知事
- [ 06-17]民进党高官张景森被批"四处放火"屡屡失言
- [ 06-17]台湾学者:马英九才卸任民进党刚上台 仇恨便已萌芽
- [ 06-17]标榜“转型正义” 充满政治算计 民进党容不下台红十字组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