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大陆学者纵论两岸形势:我们有战略自信

2016-05-24 08:40:18 赵静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第七期“清华两岸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台湾网记者 赵静摄)

中国台湾网5月24日北京消息(记者赵静)5月23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与中国评论通讯社联合主办的第七期清华两岸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军事科学院、全国台湾研究会等机构的十余位大陆涉台研究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围绕“当前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形势”的主题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研讨会由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郑立中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嘉树担任引言人。黄嘉树在引言部分指出:民进党执政,“台独”出现回潮,造成两岸8年和平发展“进两步退一步”的状况。未来两岸关系更大的可能性是,大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对民进党执政以斗争为主,两岸民间交流继续加强,同时也不放弃争取民进党转变大陆政策的机会;但同时也要做好另外一种思想准备,当民进党“台独”动作不断,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中原则的立场趋于明朗和坚定,岛内民意结构和美国的介入都往对我们不利的方向恶化的时候,也不能排除最终和平发展将难以为继,“和平发展之舟彻底倾覆”。

对于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清华大学台研院副院长巫永平指出,大陆的回应是“未完成的答卷”,而不是“不及格的答卷”,说明给蔡机会继续答,蔡想不想完成答卷、怎么完成,是下一步的需要观察的过程。至于这份“答卷”要从哪些方面继续做答?全国台湾研究会研究部主任严峻认为有三个方向:一是在“九二共识”历史事实和核心意涵上要继续答;二是南海问题迫在眉睫,怎样有利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非常关键;三是民进党提出要两岸执政党放下历史包袱,但怎样解释“放下”,是置之不理还是正视?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表示,蔡英文企图在原则问题上使用技巧解决,未来的两岸关系可能进入恶性螺旋循环,520也可能成为台湾综合实力下降的拐点。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朱松岭认为,未来两岸关系将进入博弈新阶段。中评社常务副社长周建闽也认为,两岸关系自520始将进入波折反复、复杂对抗的新时期。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用九个字概括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有调整、不满意、观其行;他认为下一阶段的两岸关系可能不至于地动山摇,但也绝非波平浪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殷存毅指出,蔡英文能否按照现在的想法继续回避关键性问题,要看她能否解决岛内的经济问题,而要提振台湾经济动能,两岸关系影响巨大。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认为,两岸未来的火力战场主要是经济和外交,蔡英文更看重经济,但两岸关系恶化,大陆对台经济政策会收紧,台湾岛内投资环境会恶化,南向政策远水不解近渴,台湾加入区域组织的目标难以实现,台湾经济前景不被看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保明指出,没有两岸经济合作维持,台湾“小确幸”的日子将难以为继;如果缺乏两岸协调机制,两岸产业竞争也将难以避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郭拥军认为,在两岸方面,蔡英文的演讲是“从世界走向中国”,演讲的大语境让两岸关系部分的集中论述大打折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振清认为,未来有必要更集中的促进对台的社会工作,加强两岸文教交流、社团交流以及就业创业交流,以此抵消民进党分离主义政策背后“异己心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郑立中做最后总结发言时,用“有所靠近、回避实质、有待观察”评价蔡英文的520演说。他指出,虽然蔡英文的表述方式和民进党一贯立场有所不同,但却在两岸关系性质核心问题上持模糊态度、没有做明确回答,其未来的两岸政策还需要其施政表现来检验。郑立中强调,民意是可以转变的,只有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给两岸同胞带来福祉,台湾的民意是爱好和平、不要战争,民进党需认清潮流和趋势。过去8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能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只有走这条道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才能受益。大陆将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我们对此有战略自信。”(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