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大陆的"最后通牒",蔡英文读懂了么?

2016-05-06 08:40:42  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李艳  
分享到:

    头版

立夏时节,预示着季节的转换。还有半个月,就到5月20日了。

对涉台讯息敏感的筒子们都知道,这是蔡英文上任的节点。上任时会说什么话,表什么态,大家伙都看着呢。

这不,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通篇讲的都是“九二共识”。这种安排不寻常,台湾岛内更是关注。有人说,民进党大佬谢长廷剧透蔡英文就职演说不会提“九二共识”后,这是大陆官媒最新做出的回应。

谢长廷怎么说的?“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这4个字,但承认1992年有会议,‘但是我们没有认为有达成‘一中各表’或是‘一中’的‘九二共识’,这个我们并不承认。”虽然这只是回答他的个人见解,但他“现在是执行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人蔡英文的政策。”

“承不承认‘九二共识’?陆方再下通牒”,台湾媒体转述得形象又不客气。

人民日报的头版评论, 且由“本报评论员”出马担纲,绝不是一般事务随随便便就能匹配上的。岛叔做了一番统计后,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

纵向看,历史上人民日报头版涉台评论的数量不多,涵盖习马会、反“台独”立法 、陈水扁的“5·20讲话”、吕秀莲数典忘祖、李登辉及其“两国论”等议题。

换句话说,盘点20年来的两岸关系,只有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本报评论员”才惜墨如金地现出真身,并且评点负面议题居多。 比如,1995年7月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1999年7月“两国论”甚嚣尘上,2000年“大选”陈水扁意外上台等,都是如此。

按照惯例类比,最接近5日评论的,是人民日报2000年5月15日一版评论《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容回避》。不错,那也正是陈水扁将意气洋洋发表5·20就职演说的前夜。这次大陆更不藏着掖着,评论直指的对象就是“台湾当局新当选领导人”。内容一言蔽之,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改变两岸现状。

此言看似简单,但态度清晰,话说得很重。

第一,是不随你起舞,节奏感在我这边,正式说法叫“对台方针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

第二,耐心总是有限的。 围绕“九二会议”绕圈子,想蒙混过关?门也没有!在大陆看来,“九二共识”的智慧是求同存异,展示了大陆的政策弹性。民进党却弃之如敝履,空言什么“维持现状”,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三是你口口声声不是要善意吗?善意来啦!从时间上看,是事前打预防针,而不是事后开批斗会。 提示三思而后行,是实打实的善意。评论最后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悉心呵护,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它的珍贵。这种谆谆之语,更像是“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善意提醒。

有意思的是,蔡英文胜选后即接受偏蓝的《联合报》专访(而非偏绿的《自由时报》之类),专门谈到两岸关系,要求大陆多释放一些善意。而心领神会的《联合报》立马摘编出来,放在头版头条足量处理,向对岸递话的意图活生生刻在脸上。如今5·20没几天了,大陆党报头版外加由4日晚的《新闻联播》和新华社提前报道,三架马车式的高规格大阵仗强力度,自然某种程度上给足了相关人员面子——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