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成都市新津县政府“一篮子”政策助跑台创园发展

2016-05-05 21:15:54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位于新津台创园的翔生有机农场。

中国台湾网5月5日成都讯 近日,成都市新津县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四川成都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发展的意见》,内容包括编制完善园区规划、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发展设施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两岸人员交流培训及组织领导和支持保障等多方面,为新津台创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意见》指出,新津台创园将以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高端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努力建设成为成都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台农台商在四川创业投资的高效平台,打造“立足成都、辐射全川、西部一流”的现代农业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创业高地,两岸同胞情感沟通、心灵契合、和谐共生的幸福美丽家园。到2020年,力争引进台资企业15家,实现农业增加值20亿元,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元。

《意见》对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创新发展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发展设施农业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和鼓励。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一是鼓励台农台商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获得认证面积达50亩以上的,给予连续3年每年2万元奖励,并对有机农业土壤转换期土地租金给予80%的补贴,最长3年。二是鼓励台农台商大力发展精致农产品加工和以农耕文化传承、农事体验、农业科普教育、农村民宿为重点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项目所需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规范交易并按期建设、运营后,给予每亩15-20万元补贴,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半收取,建设过程中需交纳的各项相关费用按下限收取。三是对台农台商固定资产投入(不包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休闲产业项目,经验收合格并投入经营后按固定资产投入的3%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强化创新政策扶持,依法引进和推广台湾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农药和新肥料,示范推广面积达500亩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支持创建“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推动农业有机创客孵化,凡在新津台创园投资创业的台湾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一次性给予5万元创业资金奖励;大力引进台湾农业科技人才,享受县引进人才相关政策。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台农台商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销协会,发展家庭农场,优先安排承担涉农项目。申报评定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鼓励台资农业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推荐;已获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的,各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在安排项目补助和贷款贴息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对于新确认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在现有奖励政策基础上追加20%一次性奖励。

提升发展设施农业。对台农台商在新津台创园内直接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的设施项目,一是设施建设面积5亩以上、亩平投入20万元以上的智能设施,按照每亩10万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总额不超过200万元;二是项目总投入3000万元以上、设施投入1000万元以上、具有带动性和示范性的设施农业项目,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进行鼓励支持。

《意见》还指出,县政府每年为新津台创园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整合设立5亿元新津台创园发展基金并逐步扩大规模,用于支持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融资贷款贴息、基础设施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和小城镇建设等。保障园区项目建设用地,对台农台商符合产业规划的项目所需建设用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

新闻背景

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于2006年8月经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位于新津工业园内,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西部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园区以“一核四片”作为产业发展格局,“一核”即以兴义镇为主体的新津台创园核心区,重点打造有机生态小镇和台湾风情小镇,建设海峡两岸农业新型主体培训中心、农业科技联合创新孵化中心和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四片”即柳江蔬菜产业片区、花源花卉产业片区、成新蒲特色种植产业片区、梨花溪风情休闲观光旅游片区,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种养、精致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逐步形成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