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两岸青年交流回顾与前瞻”座谈会在京举办。(中国台湾网 张洁 摄) 中国台湾网4月12日北京讯(记者 张洁) “两岸青年应理解双方存在的差异与对方的伤痛,在陆台生可以积极扮演跨越两岸的桥梁角色。”台湾世新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王正,在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两岸青年交流回顾与前瞻”座谈会上如是说。 “两岸青年交流回顾与前瞻”座谈会11日在京举办,有10位大陆台生及6位涉台研究学者和两岸交流工作者参与,这也是由台研会主办的参与者平均年龄最小的论坛。 16位与会人员围绕两岸青年交流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如何增进两岸青年交流的实效与长效及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的具体问题三方面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用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幽燕的话来说:“与会的大陆台生都有特殊的经历。”参与座谈会的不少台生,都参加过各种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现在也都在大陆读书,体验着深入的日常化的交流,因此他们对两岸青年交流这一话题,既有切身感受,亦有理性深层次的分析。 “青年人的活动,让青年人自己来做。”世新大学助理教授王正的观点得到同学们的赞同。这位北京大学国际院系学院的博士生、台生口中的王正学长,在指导和组织大陆台生方面都颇有经验。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座谈会的举办也离不开他的建议。他说,所谓“体验式交流”,体验和交流缺一不可,即让两岸青年在交流活动中“有感”,增加互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陈炯宇也赞同王正的观点,他还说,两岸青年交流可以在彼此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化,单纯某领域的交流也许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富有激情活力的年轻人,都有非常浓厚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希望能够在活动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生陈映中向大家讲述了他曾经来大陆参加的一次两岸青年夏令营经历。那次活动主办方安排的活动丰富多彩让他更加了解大陆,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活动之余和大陆学生一起夜游北京的记忆。他引用《家有儿女》主题曲的歌词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说,“组织两岸青年交流时,更加宽松的氛围会更好。” 对于两岸青年交流形式的创新,与会的不少台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黄玲雅提议,低成本高效益的“体验式交流”可以尝试“交换家庭”这一形式,让两岸青年到彼岸的家庭中生活学习,这种本土化、低层次、亲近的交流,会令大家印象深刻。 此外,如何避免“交流时热热闹闹,结束后冷冷清清”,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持续性和长效性是大家集中讨论的议题之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许晋铭认为,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要有承接和巩固,结束后两岸青年的交流要继续追踪,可否考虑一段时间后重新召集原来的参与者继续交流,这样青年人之间的感情才会有持续和累积,而不会中断。 大家还针对自己或朋友遇到的台湾青年在大陆实习、就业、创业问题发表看法。希望得到更多相关的就业就学渠道和讯息成为大家的共识,“不需要特权,希望有平等的机会,和大陆同学一起吃一起住更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许晋铭说。 同学们不仅关注自己在大陆的就学就业发展,对陆生在台湾的境况也有将心比心的感触。 台湾华梵大学本科生,北京科技大学交换生柯迪元谈到自己在台湾的大陆同学说,因为台当局“三限六不”政策,在台陆生不能实习打工,没有健保,毕业之后也不能在台湾工作,这一点对他们确实不公平,与会的许多同学呼吁陆生应该被纳入台湾健保行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王裕庆说,两岸青年之间互相关心对方的难处,仗义执言颇令人动容。 短短三小时,同学们还针对两岸青年族群认同、网络交流、社团交流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不仅是对话,也是彼此的倾听。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幽燕说,别开生面的讨论体现了同学们主人的意识、问题的意识、实践的意识以及两岸青年情感的联结。她说,台生不仅是观察台湾的窗口,同时也是连接两岸的纽带和桥梁,希望这次小型论坛是良好的开端,今后台研会也将会提供更多的平台与交流的机会,为两岸青年人贡献自己的心力。(完) |
相关阅读:
- [ 03-23]台生观两岸:搭上大陆奋发向上的顺风车
- [ 03-23]台生观两岸:搭上大陆奋发向上的顺风车
- [ 03-23]台生观两岸:搭上大陆奋发向上的顺风车
- [ 03-21]马英九鼓励两岸青年多交流:陆生用功,刺激台生更努力
- [ 03-03]台籍政协委员:搭建有效平台为台生大陆求职提供服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