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听台湾青年讲述“大确幸”之难 陷蓝绿恶斗缺国际视野

2016-03-21 09:46:48 陈太曦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台湾那段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

施孟君上大学时遇到过大陆同学,两相对比,她认为:“大陆年轻人的视野从求学阶段就比台湾年轻人远。台湾同学与他们相比较封闭。此外,陆生的抗压性较强。”看到这一代台湾年轻人的表现,一些“60后”、“70后”台湾人不免有所担忧。台湾知名电视主持人、作家庄佩玲说:“现在的孩子是幸或不幸呢?”她对比说,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面对的诱惑也多,而她那一代很单纯,就是念书、留学。庄佩玲认为,学生受太多外界事务干扰不是好事,尤其在高中、大学那个年纪,因不够成熟很难做出正确判断。

庄佩玲说,尽管大家知道念好书,做好自己的事很重要,但坦白说,随着台湾经济走下坡,现在家长要送孩子留学,培养他们有国际视野的机会却少了。庄佩玲说:“我当年念南加大的同学,现在已是台湾某学校知名教授,但也供不起孩子出去念书,因为留学费用越来越贵,现在要抵押房子才能让孩子出去。”

普通台湾人的薪水没有明显增长,成为不少商人的共识。上海炎武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总经理许信涌招聘过两次台湾优秀的人才。十多年前他看好大陆市场,在台湾金融界待了一阵就到大陆的渣打银行分行工作,如今与友人合作开公司。他说,上海本地薪资太高,到台湾招聘人才,扣除一年3次的往返机票费、食宿费用外,成本还是比较低的。但另一方面,他来自台湾,回台招聘也是想给台湾年轻人工作机会。让许信涌感慨的是,不过十余年,台湾的情况下滑得让人吃惊,当年他和一些台湾人才到大陆,薪资待遇都很高,总体薪资比同级的本地人最多能高出5倍。但台湾那段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许信涌说:“找不到好的工作,只好回头窝在自己的世界做‘小确幸’。”

提到这代年轻人常说的“小确幸”,庄佩玲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只要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去伤天害理,就可以了。开小吃店、咖啡店,做好自己的事,也应值得尊重。庄佩玲说,她身边仍有许多有思考、有想法的年轻人,这些人学生时期可能很乖、很低调,没有太多意见与想法,但不见得是“草莓”,他们进入职场后,反而有了创意,有很多的想法。

“为抗议而抗议”易被政客操弄

对于一些台湾青年对大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偏见,庄佩玲说:“我比较能容忍大陆不好的一面,但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有其晦暗的一面。我看到的纽约,也很脏啊!”庄佩玲劝台湾年轻人,切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要不了解就妄加议论,多听对方的想法,尊重彼此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与各地朋友交往就会无障碍。现在大陆经济起飞,年轻一代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动辄说人家不好。

“两岸青年多交流无害,要把心打开。台湾年轻人要当世界公民,要去了解美国、印度的情况,更要了解大陆。”施孟君的想法代表了一些台湾青年的心声。施孟君认为,台湾年轻人也容易被网络世界影响,年初“周子瑜事件”发生后,很多年轻朋友表明不想跟大陆人交流,但她在媒体工作,深知事件背后有部分媒体在过度报道,导致年轻人没有深入了解这件事来龙去脉就下结论说:“你看,大陆就是这样。”谈到那些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同龄人,施孟君说,台湾年轻人确实会有因为买不起房、找不到好工作,而有了闹学运的想法,但不能因此去闹“立法院”,不能“声大就是对”,为抗议而抗议,为反对而反对。她说,看起来好像很多年轻人是反政府、反社会的“太阳花”,但别忘了还有更多的年轻人不支持“太阳花”、不支持“时代力量”,只是因他们很忙,没有时间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车传翊说,台湾经济要搞好,必须要缓和两岸关系,否则台湾的未来与年轻人状况只会越来越困难。他认为,两岸要持续良性互动,惟有彼此了解和交流,才能减少冲突。两岸青年朋友交往要深化推广,融入对方,对两岸才有正面帮助,才不会走回头路。至于近年常说的台湾年轻人“天然独”现象,是这一代年轻人从李登辉、陈水扁的“两国论”开始,长时间潜移默化造成的,可是“没有必要被政客操弄,也没有必要敌视对岸”,台湾年轻朋友要打开心胸与大陆交流,不要一味反对到底,否则自己的路、台湾的路会越走越窄。【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陈太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