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便利店密度为全球之最,全台有1万多家便利店,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家。不过,深深融入台湾居民生活的便利店近来却遭遇“中年危机”——40岁以上的消费者光顾次数越来越少,业界担忧未来便利店发展恐“后继无力”。 便利店的兴盛 台湾便利店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有头脑的商家从美国引进小型超市的经营模式,取代传统的杂货店。开放的货架、明亮的店面、全年无休、食品和日用品一应俱全……但由于价格稍贵,最初这样的小店吸引力并不大,家庭主妇还是宁愿东奔西走到各家固定的店铺采买食品和日用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适应期后,省时省力的便利店战胜传统杂货店小小的价格优势,受到附近居民特别是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的喜爱,更有些年轻人三餐日用都依赖便利店。 目前台湾排名前四的便利店为7—Eleven、全家、莱尔富、OK,其中7—Eleven规模最大,已经把分店开到台湾离岛和大陆。便利店的最大特色是“便利”:时间便利,24小时任何时间都可以去买东西;地点便利,学校、医院、地铁、写字楼,就连阿里山上都有店;商品便利,便当(盒饭)、咖啡、鲜切水果、电池、手机卡、油盐酱醋一应俱全;服务便利,复印、邮寄、缴费、买火车票、网购收货,都可以在便利店完成,几乎涵盖了一个人及一个家庭的全部需求。 大卖场的逆袭 但近来台湾便利店似乎遭遇“中年危机”,当年和便利店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现在却越来越不爱光顾了。根据全家便利店的调查显示,与5年前相比,顾客光顾次数普遍下滑,其中,20岁至34岁的消费者每周走进便利店次数为5次,35岁至50岁之间的消费者3-4次,而50岁以上的消费者每周进便利店只有3次。年轻人反而成了消费主力。这对便利店来说不是好消息,因为台湾荷包最鼓的消费人群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及家里的婆婆妈妈,他们的消费需求也最旺盛。 这群人现在都爱去哪里呢?据台媒调查显示,40多岁的人购物比较喜欢去大卖场,那里价格比便利店便宜,而且商品种类更多。而去便利店,只是买些矿泉水、电池等急需用品,消费一般仅为几十元新台币。 便利店的“中年危机”,源于近年来它的周遭开设了越来越多大卖场、中小型超市、量贩店。这些地方除了价格优势,许多业者也打出长时间营业、集点卡优惠,和便利店抢客源。 不仅如此,台湾现在面临“少子化”危机,青少年消费群慢慢减少,全家便利店董事长叶荣廷忧心,便利店未来不仅要遇上“中年危机”,而且可能“后继无力”。 销售策略的较量 感受到危机,台湾的便利店开始寻求解决方案,想办法让40岁以上的消费者愿意上门光顾。有的业者想出与药局结合,有的业者调整商品结构,增加生鲜蔬果、保健食品,通过改变便利店内的商品结构来增加中年人的消费意愿。还有的便利店将门市分为“商圈化、分众化”经营,针对不同年龄层、性别、工作属性都有对应商品,甚至针对老年人口较多商圈特设老人专柜。至于能不能增加客源,仍待观察。 不过,根据台湾超市龙头全联福利中心分析,便利店与大卖场消费人群的结构本来就大不同,便利店是以“个人消费”为主,30岁左右的年轻客人居多数;超市则以满足家庭消费需求为主,主顾多是40岁至55岁的菜篮族、家庭的婆婆妈妈,占30%以上,30岁以下人群仅占9%。因此,便利店也不必太忧心,坚守自己的特色,生意还是有得做的。(雷 蕾) |
相关阅读:
- [ 02-03]漳州市区多个便利店被骗 男子假借送货盗车逃遁
- [ 02-03]漳州市区多个便利店被骗 男子假借送货盗车逃遁
- [ 02-02]男子以办喜事为由设骗局 骗走便利店10条中华烟
- [ 02-02]以办喜事为由设连环骗局 骗走便利店10条中华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