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厅,聚“张迷” 书籍浓缩了人类的精神,台北书展又精心搭建了一些场景,将精神还原成生活,其中的种种细节都会成为研究者和读者新发现的起点。本届书展设立张爱玲特展,展出她的衣服、假发、眼镜、手稿、照片,并按老照片和她留下的文字搭建了张爱玲的客厅和阳台。因为作家的避世和神秘,这些曾经带有她温度的物件成了“张迷”们追忆怀想的依托。张爱玲生前最后公布的照片上所穿的编织外套和戴的假发,一起亮相书展,让不少“张迷”流连忘返。 今年是张爱玲去世21周年,围绕着客厅,有关张爱玲的讲座、表演在书展期间举行,给“张迷”和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与材料。2月17日,张爱玲遗产保存者宋以朗、皇冠文化集团发行人平云在书展对谈。宋以朗是当下为数不多见过张爱玲的人,但是他说:“1952年至1955年张爱玲在香港期间,我是2岁到5岁,毫无印象。1962年,张爱玲从美国到香港,住了几个月,那年我13岁,但家里来来去去都是作家,对这位作家阿姨也没有特别印象,没想到50年后我要处理她的文学遗产。那一年她在回美国前因为退掉了房子,在我家住了3个月,就住在我的房间,我去住客厅。我的印象,她整天在房间里,不喜欢和小孩子聊天。那时她应该是在写《红楼梦》的剧本。据我姐姐说,阿姨肯定是近视,但不戴眼镜,看你的时候也不知道看到没有……”宋以朗在对谈中介绍,现在张爱玲的作品版税用于张爱玲研究、研讨会和香港大学的“张爱玲纪念奖学金”。 在娱乐和读图时代,还有这么多人关注一位离世21年的女作家,这是作家之幸、文学之幸,也说明阅读并没有远离人们,哪怕是少年。陈秋玲拿着从大陆引进版权的《国学常识》告诉记者:“这本书我们第七次印刷了,谁说大家不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在简体馆工作的王晓江守着由台北故宫前任院长周功鑫策划编写的《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简体版说:“真怕有人买走,就这一本了,想等到周院长来的时候让她看看。”这套系列书在海峡两岸同步出版。书展是属于书籍的,书籍是属于文化的,而两岸文化联系是永远不能割裂的。(陈晓星文/图) |
相关阅读:
- [ 02-17]台媒:马英九逛书展花数千元买书 下一步要当作家?
- [ 02-17]“张爱玲客厅”登上台北书展 珍贵衣物、手稿亮相
- [ 02-17]“张爱玲客厅”登上台北书展
- [ 02-17]台北国际书展昨日开幕 "张爱玲客厅"登上台北书展
- [ 01-27]台北书展将迎来大陆最新优秀图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