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升高甲剧团的《阿搭嫂》今年赴台演出十几场。(资料图片)
东南网1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陈梦婕) 曾经在台湾风靡一时的高甲戏为何由盛转衰?作为两岸“解冻”后首个赴金门演出的大陆剧团,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曾创下了怎样的盛况?如今,以“丑角”闻名于世的高甲戏又以何种方式影响着台湾各类表演艺术。
现在时:
闽台合唱一出《大稻埕》
在本月举办的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上,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创作的《大稻埕》斩获头奖。大稻埕位于台北,是闽南移民开发的码头,19世纪后期成为台北的经济中心。《大稻埕》由国家一级编剧、首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获得者曾学文编剧,讲述的是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一夜之间大稻埕的常民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大稻埕船头行老板林天来一家瞬息之间分崩离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林天来和儿子挺起中国汉子的脊梁,做出了感人的抉择。
金莲升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个剧本,主要是因为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同时台湾题材的故事近几年也越来越受大陆观众的欢迎。于是,剧团决定与台湾导演李小平合作,创作《大稻埕》。
谈起李小平在这部戏中的创新,吴晶晶赞不绝口:“以前在排戏时都是音乐先出来渲染气氛,演员根据音乐来酝酿感情,而李小平导演要求演员先表演,音乐则是在后期融入。”
除了排演方式的新颖外,整个舞台演出也突破传统加以创新。传统的高甲戏在开场时都是用前奏来拉开序幕,这次则完全颠覆传统,采用一束光直接打在首先上场的演员身上,然后直接进入主题思想来拉开序幕。“这是我们第一次和台湾导演合作,在李导的带领和剧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拿了个全省头奖,可见两岸对高甲戏的传承与创新是得到观众认可的。”吴晶晶说。
过去时:
赴金大陆剧团掀热潮
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前身系1931年由金门人和同安莲河人合股接管的天福兴戏班,故取金门之“金”字、莲河之“莲”字,加上以示吉祥的“升”字。曰“金莲升”,延续至今。
回忆起自己几十年的从艺生涯,吴晶晶觉着最难忘的还是1994年的金门之行。金门与厦门仅一水之隔,高甲戏曾是两地民众共同的记忆。在金门,高甲戏被称为“大陆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金门尚有古宁头金宝春高甲剧团等,后因战火先后解散。在金厦交通未断绝前,金莲升高甲戏常常应邀赴金演出。
1994年,金莲升应邀由香港转机台湾,再搭船抵金门演出。这是两岸分隔45年后,福建第一个赴台演出的闽南方言戏剧团,更是自台湾开放大陆演艺团体赴台演出以来,第一个进入金门的大陆剧团,故台湾媒体做出通栏大标题——《厦门叩开关闭45年的金门》。
45年后再见金莲升,除了看戏的欣喜,更勾起金门乡亲许多的回忆和感慨,年轻一辈则充满好奇。吴晶晶告诉记者,当时剧团走遍了金门的每一个村庄,许多老爷爷老奶奶拄着拐棍天天跟着剧团看戏,年轻人则排着长队等签名。原定一个月的演出,后延留为46天;原定演出22场,后加演至38场。演到所有剧本都演完,金莲升只好派演员清晨从金门乘小船出海,厦门方面的工作人员亦乘渔船到厦金海域中央交界处,递交存留剧本、剧目幻灯片等。最后,金莲升剧团因过境香港的签证已经到期,只好婉拒再接戏,挥泪道别金门。
未来时:
师徒齐力让梨园添香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台湾艺术院校或团体到金莲升剧团取经学艺。金莲升剧团著名演员吴伯祥曾多次赴台传艺。他告诉记者,高甲戏的傀儡丑是戏剧表演中,模仿傀儡的典型代表。在《大稻埕》中,这种傀儡丑也被运用到二少爷这个角色上,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人被家国命运以及大稻埕的变数牵着走、无可奈何的压抑感。这种模仿不是零星、偶然的,而是与丑角表演美学紧密相连,逐步形成了成套的表演程式,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行当。
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也是台湾同业最感兴趣的地方。国家一级演员纪亚福表示,由于高甲戏的科步相对规范,唱腔讲究韵味韵律,在台湾传承人日渐稀少,加上受到歌仔戏、电影等的冲击,如今台湾高甲剧团踪迹难觅,但大陆高甲戏的影响在岛内却不容小觑。比如,这两年台湾荣兴客家采茶剧团就专赴厦门学艺,把高甲戏的提线傀儡丑表演手法融入其采茶戏中,《三山国王传奇》就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佳作。
2012年,金门县文化局专门开设了“高甲戏研习班”,并邀请金莲升高甲剧团的陈炳聪、纪亚福等四位大师担任老师。在开课前,金门县文化局首先安排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每当回想起在台湾的拜师礼,我都十分感动。这种拜师礼现在在大陆都很少了,可见台湾对这门艺术传承的重视。但愿,未来能如拜师词中所言,做到‘师徒齐力,梨园添香’。”纪亚福说。
期待台湾高甲戏的春天
——访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
东南网12月2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陈梦婕)作为闽南戏曲剧种,高甲戏盛行于闽南语系一带。如今,在闽南地区还活跃着近150个专业及民间的高甲戏团。但在台湾,高甲戏却经历了大起大落,为什么两岸高甲戏的命运如此不同?台湾高甲戏的出路在何方?
记 者:台湾高甲戏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为何经历大起大落?
曾学文:源自闽南的高甲戏是在道光年间传到台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台湾几乎各县市都有高甲剧团。泉郡锦上花剧团最高峰时期有八九十名演职人员,光搭景师傅就有十几人,可见其繁荣程度。到了上世纪50年代,台湾歌仔戏兴起,加上外来影视娱乐登岛,高甲戏开始走下坡路,不少演员转行去唱歌仔戏。到了上世纪90年代,高甲戏生新乐剧团关门,意味着台湾高甲戏最后的“堡垒”也被冲破了。
记 者:在闽南地区,目前还活跃着近150个高甲团,演出不断。两地相比,为什么大陆高甲戏能够维持这样的兴盛局面?
曾学文:台湾高甲戏是没有丑角的,还是以生、旦戏为主。在一般的剧种里面,丑角类也是似于陪衬的地位,但是在大陆的高甲戏,它变成一个表演主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丑角可以跳脱出传统的表演格式之外,可以跳脱出既定的规则,它的可塑性很大。并且,高甲戏台上演员多,场面热闹,是庙会等活动的“常客”,因此深受闽南民众喜爱。
记 者:台湾高甲戏是否还有复兴的可能?
曾学文:台湾有传统艺术中心,制定了一个“民间艺术保存保护传习计划”,它把高甲戏的技艺跟文献做了很好的保存。这几年,大陆高甲剧团频频赴台演出,带去很多好剧目,比如今年金莲升的《阿搭嫂》就在台湾演出了十几场,反响良好。但一个剧种能否复兴,关键还是取决于市场和审美引导。希望随着两岸高甲戏交流的加深,能让台湾观众重新爱上这个优秀的独特剧种。
文化名片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或“九角戏”,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实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传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家点评
吴晶晶(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团长)
高甲戏像海绵一样,善于吸收、博采众长,然后再融合发展,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它具有集各方之所长于一身的优点。在高甲戏中,不管是丑角还是旦角,都有特定的一套表演程式,因此高甲戏的剧种特色很强烈,确实值得传承和保护。期望台湾有朝一日能恢复重建高甲戏,我们将全力以赴扶持和协助,让高甲戏所具备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传承下去,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智库团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