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论坛的两岸嘉宾合影。 中国台湾网12月28日内江讯 “大千故里论大千,传承弘扬共发展。承上启下话传统,华夏文明一脉承。”12月25日,2015年两岸中华传统文化暨张大千艺术高层论坛在四川内江举办,主持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煤矿文工团名誉团长瞿弦和用这样的开场白开启了论坛的重头戏——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大千艺术的弘扬”为主题,来自大陆的著名剧作家、文学家、诗人苏叔阳,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评论家仲呈祥,著名剧作家、辞赋作家魏明伦和来自台湾的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台湾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黄光男,台湾著名诗人、作家郑愁予,台湾著名书法家、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淡江大学教授张炳煌等知名文人学者分别发表演讲,两岸近200名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台商代表、青年学生共襄盛举。 “中华民族不要让外人来告诉中华文明怎样优秀过,而是我们自己来努力弘扬和发展。”率先登场的苏叔阳呼吁道。他说,两岸同属华夏子孙,有着长久的历史渊源,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有着共同引以为傲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伟大文明的重要的一部分,两岸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共同发扬光大。 来到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故乡,两岸文人学者对大千艺术的精到见解也格外引人关注。在黄光南看来,大千先生是中华文化新世纪的艺术家,是时代性、国际性的美学诠释者,如果说张大千纪念馆是收集有形的张大千,那么,无形的张大千可以概括为三点:学问是绘画内容的提供者,思想是绘画风格的内涵,才情是化物像为意像的敏感度。所以说,大千先生是集传统精粹与时代新貌的绘画宗师。仲呈祥则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大千艺术中都有很好的表现,中华美学精神在大千艺术中得到了最典范的彰显。 虽然主题演讲只有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过两岸文人的演讲让大家有了更深的体会。郑愁予以 “汉子玄思的建筑” 为题,为大家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汉字意境:水的图腾,丝的抽象,言的道场,青的仙境……;魏明论的一番化“文学恐龙”为“艺术孔雀”论述,既有对中华文化具有悠久历史的辞赋骈文面临断裂的忧患,更有其继承变革,“潜心读赋,苦吟成骈,争取把‘文学恐龙’变革为‘艺术孔雀’的文学成就与豪情。 “中华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和内涵的保存和发扬。”最后登台的张炳煌,在演讲中点出了此次论坛的主题,他认为,透过两岸的结合,包括举办有助文化传扬的活动,如两岸学生书法比赛、书画夏令营、感想征文、文化创意的活动等,将有助于两岸共同来传承中华文化。(中国台湾网、四川省台办联合报道) |
相关阅读:
- [ 12-28]两岸经贸问题 朱批蔡:你不急台湾人民很急
- [ 12-28]台媒评出年度两岸十大新闻 “习马会”居榜首
- [ 12-27]台湾“大选”候选人电视辩论交锋 谈两岸经贸
- [ 12-27]两岸这一年:“习马会”是最大亮点
- [ 12-27]7旬台胞致力两岸交流26载 把连江十番介绍到台湾
- [ 12-27]两岸(厦门)乐活节落幕 精彩演绎四大板块25项活动
- [ 12-27]朱立伦再批蔡英文两岸政策:以模糊面对关键未来
- [ 12-27]年终特稿:两岸关系处重要节点 “习马会”框定方向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