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正文
分享到:

杭州云栖小镇:成为台湾创业青年的“栖息之地”

2015-12-04 17:59: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记者 陈文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批批有志的年轻人勇立潮头,其中“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更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近日,中国台湾网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之一的浙江杭州云栖小镇进行了专访。

浙江杭州云栖小镇管委会副主任方翔(中国台湾网 发)

  中国台湾网11月25日北京讯 (记者 陈文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批批有志的年轻人勇立潮头,其中“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更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今年10月,国务院台办集中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等地的12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授牌,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并快速搭建了一批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平台。

  近日,中国台湾网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之一的浙江杭州云栖小镇进行了专访。浙江杭州云栖小镇管委会副主任方翔表示,云栖小镇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的优势,真正成为台湾创业青年的“栖息之地”。

  借助阿里云、富士康,打造“软硬结合”生态环境

  云栖小镇成立于2002年,地处杭州西湖区,前身是以传统工业园区为主的转塘科技经济园,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作为产业主要发展方向的园区。2010年,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始兴起之际,园区也在谋求转型升级,“阿里云”应运而生。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计算品牌,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同时也是大陆第一家专门定位于云计算平台服务的企业。“在园区转型时期,我们和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合作把云计算、大数据和智能硬件作为云栖小镇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据方翔介绍,阿里云的第一个“飞天5K机房”就建设在云栖小镇。此外,全国云计算、大数据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会“云栖大会”(前身是“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每年也在云栖小镇举办。经过多年的运营,云栖小镇已发展成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

  今年,云栖小镇又引进了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极大地丰富了小镇的产业生态。方翔表示,“现在云栖小镇不仅可以借助阿里云的软件优势,同样也引进了富士康的制造能力,二者结合将是一个全新的‘软硬结合’的体系。同时,我们也在尝试引进不同类型的企业,打造云栖小镇多样的生态环境。”

  两岸创业青年各有千秋,云栖小镇愿化身为“栖息之地”

  “如果要用一道杭州的美食来形容台湾创业青年,他们就像是东坡肉”,谈及两岸创客“初印象”时,方翔表示,东坡肉以“肥而不腻”著称,让即使不爱吃肥肉的人也会爱上它。“就像台湾创业青年,我们在没接触到他们之前,会想他们会不会比较‘高冷’、要求很高,担心彼此不太对胃口,而一旦接触之后,会感受到他们的实在、踏实、细腻。”

  对于大陆创业青年,方翔认为,他们在大陆“双创”环境的鼓舞带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气。“以前大陆青年可能心中有想法,但是不敢去行动,可以说是缺少了一种契机”,他表示,就像腊梅开花一样,开花之前没有生机,契机一到,就会焕发青春活力,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而现在,正是青年创客绽放自己的好时机。

  方翔表示,目前,由于工作刚刚起步,云栖小镇内的台湾创业项目尚不算多,但也已有200多名台籍创业人士来往小镇接受服务。他也希望在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后,有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到云栖小镇创业,让这里成为他们真正“栖息”的地方。

  利用产业优势,助台湾创业青年抓住商机

  方翔向记者介绍,阿里巴巴集团CTO(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有一句话足以表达云栖小镇的特长和优势:“未来计算将会成为一种基础设施。”方翔说,将来云和计算的能力一定是创办企业的基础设施,如果你有好的创意想要变成现实,核心价值并不是编写程序,而是商业逻辑和商业理念。“商机转瞬即逝,我们会帮助台湾创业青年缩短创业的时间成本。”在他看来,云栖小镇有已把这一基础设施准备好了,创业项目会得到非常快速的加速发展。

  方翔认为,台湾地区的信息经济在前30年都走在世界前列,有一批非常好的信息经济的人才传承。但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台湾走得并不快,很少有新一代互联网企业诞生;而大陆方面,诞生了BAT这样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

  “杭州在互联网领域是非常有优势的,在智能硬件等其他方面,台湾青年人才的加入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方翔表示,云栖小镇会利用产业的优势,以及良好的配套服务,吸引更多的台湾创业青年扎根于此,打造两岸青年互联网产业“大时代”。(完)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