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海人物 > 正文

黄弘毅:像做音乐一样,做最纯正的台湾小吃

2015-12-04 08:32: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他曾经是一位台湾音乐人,如今落户曾厝垵开起小吃店,不一样的职业,却有一样的情怀

像做音乐一样,做最纯正的台湾小吃

黄弘毅正在做大肠包小肠。

东南网12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烈 文/图)

流动的音乐人

12月的厦门,天气渐渐转凉,但依然有不少游客到曾厝垵游览。沿着曾厝垵公交站背后的一条小巷往里走,不到30米,便来到黄弘毅的店。店的名字很可爱,叫“欧买GOD”,取的是“Oh my god”的谐音,有种让你惊叹的意味在其中;而当你得知,这位来自台湾的小吃店主,曾经是一位音乐人时,你真的会情不自禁地说出:“Oh my god!”

黄弘毅在台湾做了20年的键盘手,当时,正值台湾音乐蓬勃发展的时期,哪里有演奏需要,他就会被临时召集过去。鼓手、键盘手、外加一名贝斯手和一名主唱,便是一支乐队。有时,黄弘毅还承担贝斯手的职能,可以双手弹键盘,脚打贝斯。这样一种奔波流动的乐团形式,叫作“那卡西”。“那卡西是日语的音译,意思是流动的音乐。是日本留下来的,曾经在台湾很流行。”黄弘毅说,“那时,我一个月赚的,比台湾一个县的县长还多。”

黄弘毅也曾和朋友做过原创音乐,且大多数是闽南语歌曲。其中,有一首叫作《梦中的情话》,由江蕙和阿杜演唱。

后来,台湾的音乐市场渐渐低迷,黄弘毅开始来到大陆,第一站是东莞。

在东莞,他做音乐的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台湾餐厅。客人们来到他的餐厅,一边品尝着台湾小吃,一边听着他的音乐。

一切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但是黄弘毅的餐厅却经营不下去。“那时是2002年,台湾小吃对于大陆来说还是新鲜事物,什么盐酥鸡、大肠包小肠,对于这些很少听说过的食物,很多人也不乐于尝试。‘非典’过后,餐厅就关闭了。”

2010年,黄弘毅来到晋江,和当地朋友尝试着开了一家演艺公司。“晋江位于闽南一带,语言、文化与台湾类似,我们就想像台湾的‘小猪哥亮’那样,做一些搞笑的音乐演出。”然而,由于市场的原因,这一计划最终还是落空了。

如今,音乐对于黄弘毅来说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把偶尔在厦门各地演出,作为生活的一种调剂,亦可算作是对当年音乐之路的一种缅怀。“明星毕竟是少数,职业音乐人很难糊口。”如今,黄弘毅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曾厝垵的这家台湾小吃店上。

留住最纯正的味道

黄弘毅的店面并不大,二三十平方米的面积,简单的装修,很容易就淹没在曾厝垵的茫茫人海里。

从音乐人转行经营台湾小吃,还得从刚到厦门时的一次台商庙会说起。两年前,在厦门台商庙会上,黄弘毅无意间推出的台湾小吃,竟受到大众的欢迎。“那一天,从早到晚,我的摊位一直排着长队,当天,还有四家媒体采访我。”

也正是因为见识到台湾小吃在厦门的受欢迎程度,2013年黄弘毅在厦门开了第一家台湾小吃店,2014年又搬至曾厝垵开起“欧买GOD”。为了做最正宗的台湾小吃,从厨具到原材料,黄弘毅都是从台湾运过来的。

回想起在东莞经营台湾餐厅的经历,黄弘毅说:“十几年前,许多人不知道台湾小吃,而如今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多了,台湾小吃越来越受欢迎。”

虽然已是淡季,但黄弘毅依然坚持每天来到店里来,为客人亲手做美食。他最拿手的,是大肠包小肠。几根香肠烤熟之后,将大肠切开,又将不同味道的小肠包进大肠里,再加上腌制的黄瓜、萝卜干等调料,装进一只纸袋里。如果露出纸袋的部分吃完了,将纸袋底部一卷,纸袋里的又会冒出来。咬一口下去,肠的香甜,与萝卜干、腌黄瓜的爽脆综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味。

只是这几年,各种台湾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黄弘毅担忧台湾小吃的纯正度会受到影响。

“这好比当初的音乐一样,在卡拉OK没有到来之前,每一位歌手都是带着曲谱,奔走于各演出场所。像我们这样的乐手,就要具备拿着一纸新曲就可以即兴伴奏的能力,有时候歌手的节拍有变,我们也要跟着变。卡拉OK到来之后,大家不需要这样一种即兴演奏的能力了,因为有现成录好的音乐。所以现在的乐队,可能你会表演10首曲目,那是因为你整天都在排练这10首曲目,如果要拿着一首新歌即兴演奏,就很难了。”黄弘毅希望,像做音乐一样做小吃,让台湾小吃能够保留住最纯正的味道,因为当岁月流逝,能让记忆留恋的,只有最纯正的味道。

采访手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李烈

采访黄弘毅最让记者感动的是,无论顺境、逆境,他一直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当一件事物发展得过快,必然会导致市场的拥挤,而被挤掉的,很可能是最核心的灵魂元素,我们的初心。

黄弘毅最初来到厦门做台湾小吃之时,台湾小吃还是新鲜事。短短几年间,台湾小吃遍布了厦门的大街小巷。面对琳琅满目的台湾小吃,游客一定会产生疑问——究竟哪家才是最正宗的?正如有媒体曝光,有些特色小吃,只不过是打着地方的名号而已,其口味、配料等,早已不再是最初的味道。小吃如此,生活中的许多事亦是如此,比如音乐、传统技艺等。

尽管如此,人们的记忆总是会记住最纯正的味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歌总能打动我们,百年老店会长盛不衰。因为只有不忘初心的人,方能走到最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