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形象清新吸选票 台“大选”寻副手偏爱“学院派”

2015-11-17 09:48:36 任成琦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唐丽萍  
分享到:

形象清新吸选票台“大选”寻副手偏爱“学院派”

在台湾,每逢“大选”,如何选择副手是一门学问,讲究起来可深了去了。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参选人蔡英文11月16日下午举行记者会,公布了外界猜测良久的副手人选。有媒体称之为“花落陈家”,“中研院副院长”陈建仁顶着“学院派”的光环,正式出列走上前台。有人说,台湾政坛一直刮着一股“学院”风。那么,这股风潮是如何流行起来的?“学院派”有何独家秘籍来吸睛上位呢?

台湾政坛博士头衔多

有人笑称,在台湾政坛混,没个博士文凭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此言不虚,略举数例。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拥有哈佛大学博士文凭人所共知。问政犀利、颇接地气的前“立委”邱毅,是台大经济学博士,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过学。据传蔡英文最早属意的副手人选是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此人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研究所硕士,台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公开资料显示,陈建仁1951年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与人类遗传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流行病学研究所所长、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不过,陈建仁虽是颇有成就的岛内流行病学研究“一哥”,但并非政治素人。

知情人士透露说,陈建仁担任过台“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与“行政院卫生署长”,2003年抗击非典(SARS)有功,对岛内行政事务及台当局运作也非常了解,处事圆融且善于沟通协调。有了这身行政历练做本钱,他才决定“从学术再投入公共服务,为台湾做出更大的付出”。

台湾政坛有些像美国政坛,不少人在“政商学旋转门”之间来回腾挪,转来转去。有人学而优则仕,选择担责入世,有人“致仕”后回归,选择继续教书科研。“专家治国”、“教授内阁”一度是马英九上台后的一大卖点。历任“阁揆”刘兆玄、陈冲、江宜桦等,不是美、加博士,就是财经专家,或者台大教授。

再细言之,在学术长才林立的“学院派”中,医科界人才辈出,金融学、政治学等领域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这样的风气和惯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012年“大选”选择拥有德、美双料博士的林瑞雄做副手,蔡英文副手的“口袋名单”中一直盛传不衰“中研院院长”翁启惠的名字,也就不难理解了。

选个“学院派”好处多

在陈建仁之前,蔡英文一直对翁启惠或者彭淮南念念不忘,就是看中了彭淮南岛内无人可敌的财经背景,而翁启惠身为学界达人对台湾生物科技产业有卓越贡献。这说明了一个硬道理:副手虽然形同“玻璃人”,但绝非花瓶般可有可无,有为才能有位,没有个一技之长,谁来用你?

就此来看,陈建仁更像是蔡英文退而求其次的“备胎”。一则陈建仁担任“国科会主委”时,是生技新药产业投资的重要推手。二则生技产业是蔡英文选举政纲中重要一项,蔡研拟政策时陈建仁就担任顾问。三则陈建仁更有远胜于他人的忠心。2012年大选前让蔡英文备受困扰的宇昌案爆发时,陈建仁第一时间为蔡英文辩护。估计这也让他在蔡选择政坛“另一半”时得分不少。

根据最新消息,陈建仁在记者会上亮相时说,如今台湾面临“走向天堂还是地狱”的抉择时刻。这种言论让人似曾相识。

台湾前“中央研究院长”李远哲曾泄露说,2000年“大选”时,岛内多方候选人都积极拉拢他作副手。陈水扁选情原不被看好。但在选前,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光环的李远哲提出,台湾到底是会“向上提升”或是“向下沉沦”?这个呼吁打动了中间选民和知识分子的心。学界龙头的临门一脚,被公认为陈水扁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了“李远哲效应”在前,小英自然也乐得“概括承受”。陈建仁也证实,他曾为是否担任副手一事,请教过李远哲。“天堂地狱”之言与“提升沉沦”之语如出一辙,陈建仁为了选举造势竟然也是如此依样画葫芦。

除此之外,一些通行的“贤良美德”,“学院派”副手也都有。比如他们比较符合传统文化里的“清流”形象,政治色彩偏淡,对中间选民有一定吸引作用。当然,也可以像林瑞雄那样,舍学术专长,另辟助选蹊径,爆料说选举期间受到电磁波攻击,武器来自美国云云,赚够民众眼球,博得不少报纸版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