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蔡英文凭什么保证台湾不缺电

2015-09-06 18:29:12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湾《中国时报》6日社论说,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日前公开表示,民进党执政后“绝对不会缺电”,而且还会让台湾继续向非核家园迈进。此话一出,各方褒贬之词皆有,让我们评析一下“不会缺电”的保证,是可兑现的支票还是注定跳票的芭乐票。

蔡英文提出的能源政策中,再生、永续的绿色产业占有关键性地位。她说,民进党执政后会发展绿色智慧电网,建立可循环的能源系统;同时会在2025年让再生能源达总发电量的20%;至于现在火力发电则会持续更新机组,翻转煤、气发电比例。因此她的结论说:“我向大家保证,民进党执政之后,绝对不会缺电,而且会逐步达成我们2025年非核家园的理想。”让我们从未来台湾电力的供需两面,来检验蔡英文“保证不会缺电”的可行性及代价吧。

从供给面来看,从去年到今年初,台湾电力备载容量大体上仍有15%到20%,算是电力供应有余裕;但天气渐热加上一度碰上缺水导致水力发电减少,备载容量降到5%到10%左右。世界各地为保稳定充裕的供电,备载容量多订定在15%到30%之间;依过去经验,备载容量低于7%,就有限电之虞。因此台湾现在的供电算是已处于“接近危险”边缘。

如果经济正常成长,每年电力需求成长率约在2%左右。但未来几年陆续有老旧机组除役,特别是核一、核二也将除役,虽然现在也有电力建设推动中,但减少的供电量高于增加的量,因此预估早则明年6、7月,晚则后年,台湾的备载容量就要降到7%以下,供电明显不足,限电机率大幅提高。

蔡英文提出最重要的“药方”是:让再生能源达总发电量的20%。其志可嘉,但现实上是否能做到呢?去年台湾再生能源占2.86%,其中水力发电占1.95%,风力发电占0.86%,太阳能占0.23%。我们可以看看废核的典范国家德国,其再生能源占的比重从个位数字增加到今日的22%,花费了15年的时间逐步建构。蔡英文虽然把“目标年”订为2025年,但从以上分析可看出,除非明年经济大幅衰退,否则台湾2年内就要面对缺电危机,显然蔡英文这帖“再生能源药方”,绝对是缓不济急。

即使20%再生能源的目标年订在10年后,问题与困难亦多。以水力发电而言,台湾的自然条件原本不佳,山高水急流短,加上环保意识抬头,兴建水库必定遭民众与环保团体反对,近20多年来,台湾已无较大型的水库完成,因此不必寄望水力发电。

至于风力与太阳能发电,表面上台湾的日照、风力似乎条件甚佳,但事实却非如此。如以单位土地面积来看,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的效益是最差的,要提供同样的电量,需要的土地面积最大。太阳能发电量居全球前5名的国家是:美、中、德、印度、西班牙;风力发电前5名是:中、美、德、西班牙、印度──全是地广、平地多、甚至有沙漠的国家。台湾恰恰是地小人稠,山地居多,如何找出充裕的地“种”这么多太阳能与风力发电?

再以成本看,德国在2000年后再生能源比重快速提升,是因为其订定专法,给予再生能源高额的20年保证收购价格,但每年花在再生能源的附加费与补贴奖励就要近兆元台币,电价亦远比传统发电方式高出数倍。民进党规划10年内要花超过兆元台币在再生能源上,新投资加上原本发电原本较高,台湾电价势必大幅提高,民众接受程度、企业承受能力、还有政府财源,都是一个大问号。

而翻转煤、气发电比,以德国至今仍超过5成为燃煤发电,台湾则已降到3成不到,耗费巨资翻转的效益与意义何在,亦应再探讨。至于电力需求方面,民进党提出到2025年间要让“电力零成长”,坦白说,依照内外案例看,除非经济进入长期萧条,或大幅提高电价,否则,要做到10年电力零成长,可能性极低。

台湾确实该提高再生能源比重,也该加强节约电力、努力减碳,蔡英文说的“大方向”全部都对。但作为在野党,可以拼命喊烧、随便说说,一旦执政则绝对不可如此,计划的执行与落实能力,才是关键。对蔡英文的“绝对不会缺电”保证,在细究其能源政策后,实在让人难以安心。如何能够废核让一口气少了18%的供电,然后在10年内让再生能源从3%不到飙增到20%,而又不会电价上扬、不需补贴政策?甚至在供电青黄不接时,还能拍胸保证不缺电?

如果蔡英文明年能执政,她必须展现领导力,落实执行她提出的能源政策,但如果做不到,就该有担当作调整。毕竟会不会缺电马上见真章,不是能模糊蒙混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