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产线上的"芒刺青年" 民进党这样导演台湾社运热潮
2015-08-11 10:05:3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李艳 |
分享到:
|
一条“生产线” 量产七场街头运动 事实上,自2012年“大选”败北,民进党明确提出进一步争取中间选民与青年世代的战略。而社运,则被视为可以利用且能吸引青年的王牌。所谓的“芒刺青年”,正是蔡英文孜孜以求的。 自2012年至今,蔡英文用心经营了4年“青年战场”,从没有公开宣扬过这方面的成绩。但随之汹涌而来的社运热潮,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反媒体垄断大游行”(2012年9月)、“洪仲丘凯道抗议”(2013年8月)、大埔“拆政府”抗议(2013年8月)、“太阳花学运”(2014年3月)、“反核四”运动(2014年4月)、“割阑尾”运动(2014年5月)、“反课纲”运动(2015年7月)等。 这些社运事件中的带头者或抗争主力,基本都是深受民进党培训和引导的青年学生。他们向官员扔鞋子抗议,反对一切“政府”施政,不放过任何“当芒刺”的机会。名噪一时的林飞帆、陈为廷、魏扬、黄郁芬等人,正是蔡英文主导的“芒刺生产线”所生产的“模板产品”。 2014年5月,蔡英文在回锅民进党主席的交接仪式上,明确表示将基金会与公民团体的互动,作为重返执政的三大任务之一。即充分重视、利用公民团体的力量,分进合击,共同对付国民党,最终实现重新执政的目标。 一个“太阳花学运”,直接为绿营带来“九合一”选举的大胜。食髓知味的蔡英文及民进党,显然希望利用“反课纲”,在2016“大选”中再下一局。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对于蔡英文及民进党来说,不断发动社运,让更多青年世代冲上街头,可以搞得马当局“生活不能自理”,却又无处换手,而自己可以隐身幕后,等遍地狼藉时,收割政治果实即可。 |
相关阅读:
- [ 05-19]台湾学运领袖成立新组织 欲以社运方式领导政治
- [ 04-29]台湾社运与“台独”有合流趋势
- [ 04-10]反南铁抗争火爆 台南市府:学者社运被误导
- [ 03-31]红衫军、白衫军、黑衫军…… 台湾社运爱“染色”
- [ 12-04]“教育部长”道歉 称要修正所有限制学生社运校规
- [ 12-05]学者怨民进党:“社运”用过即丢
- [ 11-23]岛内“秋斗”再度举行 社运团体泄“粪”表不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