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台湾参访多家媒体,与台湾媒体朋友交流,就媒体在两岸交流互动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大家感慨良多,认为媒体应成为两岸互动的正向力量。 媒体历来是开风气之先、领航社会前进的风向标。有良知、有操守、有信念的媒体人,历来是社会的灵魂和灵魂守护人。两岸媒体有意识形态的差别、有办媒体理念的差异,但在领航社会、促进人类进步、坚守文化价值上是相通的。特别是在当下,如何促进海峡两岸和平发展,让和平红利惠及两岸百姓,是两岸媒体共同的责任。 首先,媒体应成为两岸人民互相了解的桥梁。近年来,两岸交流越来越密切,人员互动频繁,两岸人民的互相了解也越来越深。但是,两岸人民生活环境、教育水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不了解仍然存在,有的成为两岸互动的障碍。两岸媒体都有责任,把两岸的真实情况介绍给普通百姓,在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填平心理鸿沟上多做有益的事。比如,大陆开放赴台个人游以来,许多台湾民众诟病大陆游客成箱成箱地购买台湾土特产品,提高了物价。这其实与大陆的人情世故有关,他们从一开始上路,就构想要给邻居、亲朋、同事带个伴手礼,还经常是“买时嫌多、分时忧少”。成箱成箱地买,是这种人情的体现。这些误解就需要媒体多分析其中原因,劝导安抚民众情绪,化解因生活理念造成的误解。 其次,媒体应当成为两岸互动交流的推手。不容置疑,两岸现在在一些问题上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矛盾,还有一些政治上的禁区。这些问题,有的随着两岸互动的深入,水到渠成会解决;有的需要时间来磨合;有的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摸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交流互动。这就更需要媒体的推动。是夸大两岸的分歧,还是多讲两岸的公约数,关系到交流的氛围、交流的过程、交流的效果。这是被事实反复证明了的。比如,今年初,两岸就大陆划设M530航线相持不下,大陆有关部门开放空中航线管理机构,接受台湾媒体采访。台媒客观报道原航路的拥挤状况、开辟新航路的迫切性,台湾社会理性的声音就多了起来。 再次,媒体应当成为两岸交流互动的典范。媒体要成为推动两岸交流的正向力量,那么首先要成为两岸合作的典范。近年来,台湾的许多媒体都与上海的媒体进行合作。台湾新闻界的经营理念、开拓创新精神、台湾同仁的敬业精神,都给上海新闻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上海媒体也正在进行改革。沪台媒体的交流,促进了沪台媒体的共同发展,提升了影响,开拓了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一个真实的上海逐步呈现给台湾民众,一个真实的台湾也在呈现给上海市民。 总之,在一个价值多元的世界里,媒体应该有足够的理性,秉持中道客观的立场,来表达这些多元化的价值。媒体当然会有政治立场,但不应因为立场鼓动民粹,去制造族群对立,去割裂社会。既然,我们承认社会的多元取向,就应该鼓励用说理的方式宣扬自己的立场,而不是用民粹的方式把自己的价值强加于别人。在两岸问题上,因为长期的分离,我们的不一致很多,但这也正是媒体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着力之处,两岸的媒体同行们都应当思考这个问题。(中国台湾网特约作者:顾祖华) |
相关阅读:
- [ 08-05]“2015年两岸大学生汉字书法艺术交流夏令营”台北开营
- [ 08-04]两岸四地工商界人士台北研讨经贸合作
- [ 08-04]国台办:两岸交流合作可获积极进展
- [ 08-04]国台办: 秉持既有政治基础两岸交流合作可获积极进展
- [ 08-04]国台办:秉持两岸既有政治基础 沪台交流可获积极进展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