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京台青年走进中关村创客企业 了解“科技北京”(图)

2015-07-08 16:06:45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7月7日,参加第十六届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的京台师生,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参观。(中国台湾网 段雯婷 摄)

  中国台湾网7月8日北京讯 (记者段雯婷)“在中关村,我看见一个青年创业者很快办完了系列手续,拿到了经营执照。”台湾世新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建州向记者表示。

  “第十六届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6日在清华大学启动。来自京台高校150名师生在北京市台办相关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大陆台资企业威盛集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鼎好商城孵化器,系统完整的了解“科技北京”的发展脉络。

  台湾高校教师:中关村向台湾青年带来了正能量

  中关村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全面集中地展示了中关村八大产业集群200余家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参加交流周的京台师生近距离了解“科技北京”。

  “中关村大街给创业者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台湾世新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苏建国向中国台湾记者表示。“在中关村办理经营流程很便捷,相比台湾这方面,中关村的服务给青年创业者带来了信心和正能量。”

  苏建州副院长在台湾一直致力于创业创新研究,鼓励台湾青年大学生走出去,获取实战的操作经验。他表示,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的很多成果给了台湾青年勇于创新创意的引导。“只要敢于尝试,即使创业失败也不可怕,青年创业的精神和勇气值得鼓励。”

  “创意创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青年大学生应该利用好他们的新颖点子,做出实际的文创产品”在参观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的科技成果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多媒体与游戏发展科学系副教授林志勇博士向记者感慨。

  “互联网发展前景不可估量。”林志勇博士在台湾从事游戏开发与教学,他表示:“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植入乐趣因素,鼓励台湾青年走创意之路,把游戏的理念融入教学,融入企业经营,融入生活。”他还表示,借鉴小米手环的工作原理,他希望回台湾后与学生们开展一个将游戏与智能手环结合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们发挥奇思妙想。

  台湾青年大学生:期待到北京来创业实习

  台资企业威盛电子以“中国芯”理念在大陆发展多年,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成为全球高集成嵌入式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领导厂商。威盛专注于 x86、ARM、3G CDMA、3D图形,以及高速外设等解决方案,致力M2M、物联网及智慧城市领域应用开发。

  参观过程中,京台青年对威盛的高科技创新产品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与讲解员工进行积极地互动,了解了很多威盛集团在大陆发展现况。

  从威盛集团到鼎好商城孵化器,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资讯网络工程系学生陈昆元注意到大陆的科技发展速度快,北京的创业氛围浓厚。他认为,青年大学生有很多的创意仅仅提留在理论阶段,期待有一个可以将他们的创意助推实践的平台和环境。

  在鼎好商城,京台青年参观了创新工厂、厚德创新谷,了解了“互联网 ”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和创业团队合作精神。“在台湾参加过很多次青年个人创意竞赛,很期待去一个正规、氛围浓厚的创业团队施展创意的勇气”。

  陈昆元表示,“鼎好商城孵化器的运营模式很吸引人,其中的一项90后创想家招募,是中国第一个面向25岁及以下互联网新锐创业者的创新IDEA虚拟孵化器,天使投资人导师阵容振奋人心,很期待能有机会到北京创业实习。”

  京台青年交流周已经连续举办了15届,第16届交流周活动由北京市台办、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共青团北京市委与相关高校联合举办,以北京赴台青年大学生和我们的台湾朋友们为主体,重点围绕两岸青年共同关心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期间,京台青年走进清华大学体验创客校园,了解大陆高校创新浪潮;走进中关村,体验创客北京的科技实力;体验创客团队,走进北京国际青年营拓展训练和团队合作,接下来的几天,还将参观北京故宫、首都博物馆,攀登长城,感受北京多元文化。(完)

京台青年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听取介绍。(中国台湾网 段雯婷 摄)

京台青年参观台资企业威盛集团。(中国台湾网 段雯婷 摄)

京台青年在鼎好商城创新工场参观。(中国台湾网 段雯婷 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