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台商登陆种茶“加减法”:加的是精细,少的是担心

2015-05-17 09:53:18 郭碧燕 吴慧蓉 余丹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商登陆种茶“加减法”:加的是精细,少的是担心

  工人在生态茶园采茶。 郭碧燕 摄

  曾武宾(右)在跟工人讲解采茶要领。 郭碧燕 摄

中新网漳州5月17日电 题:台商登陆种茶的“加减法”:加的是精细,少的是担心

作者 郭碧燕 吴慧蓉 余丹

“制作好茶的‘秘诀’,就是给茶园做‘加减法’。”说起制茶,人们不得不提福建安溪铁观音与台湾冻顶乌龙。在福建漳州南靖县船场镇,台商曾武宾把在台十多年的种茶经验“移植”大陆,办起生态农场。

从南靖县船场镇驱车往山上的坑头村方向行驶,穿过一片半原始的森林,再经过40多分钟的崎岖山路,到达海拔近1000米的山顶。台商曾武宾600亩的生态农场就“藏”在这里。

采摘:加人工成本,减机械运作

2008年,在台湾做茶叶买卖十几年的曾武宾在朋友的介绍下,将台湾软枝乌龙品种移植到坑头村,这一守便是7年。

“手工采摘,一芽二三叶,这是我对茶叶采摘的基本标准。”曾武宾对茶叶种植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逢采茶季,都要对茶工千叮咛、万嘱咐,保证茶青原料的均匀度和高嫩度。

曾武宾告诉记者,台湾与大陆茶缘深厚,一百多年前,福建制茶技术就已传入台湾,丰富了台湾的茶叶品种。

经过多年发展,台湾茶机技术相对精致成熟。在曾武宾的生态农场,90%的制茶设备都来自台湾,这些投资上百万引进的烘干机、炒青机、摇青机等先进设备,在精细化制作上令人叹服。

在采摘方面,曾武宾却坚持不使用采茶机。“采茶机虽然效率高,但采得参差不齐,不好制作,没办法达到做好茶的高要求。”曾武宾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他宁可多花几倍的人工费,聘请了二三十个工人手工采摘,也要从源头上把关,确保茶叶品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