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台湾东山里社区:从垃圾成山到鸟语花香(图)

2015-05-12 15:20:48 刘深魁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湾东山里社区:从垃圾成山到鸟语花香(图)

  成为村民们休闲好去处的东山里公园。

东山里,一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台湾客家村落。十年前,这里垃圾成山、污水横流,身处其中的村民自嘲为“垃圾里”。如今的东山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引得许多村里长慕名前来取经,也成为城里人乡村游的热门景点。

日前,记者来到新竹,走进东山里,探究这个村落是如何华丽转身的。

不要油茶要公园

“妈妈,你看,好好玩哦!”5日,一群游客在东山里的公园里参观,几个小朋友发现池塘里有鸭鹅嬉戏,兴奋地欢呼起来。

“这是三天来的第二个旅游团,他们觉得庄园很棒,要把这里列为乡村游的景点。”“庄主”刘祯岳一边邀请游客品尝桑葚,一边介绍园区的植物。

刘祯岳说,过去这里是一片农田,每年产出的地瓜、柑橘数量可观,但丰产带来的是滞销和亏损,休耕后这里成了荒地,堆满柴草等杂物。刘祯岳退休后没有像其他里民一样,翻耕土地种植油茶树,而是选择把这块地变成生态公园。2007年,公园开工建设,2010年落成。没多久,蝴蝶、蜻蜓、各式昆虫便陆续出现,形成了漂亮的生态园地。

如今这座公园不仅是旅游的景点,也成为里民的社区活动中心。“每天来庄园养养鹅、散散步、下下棋、聊聊天,不但愉悦身心,还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刘祯岳说。

刘祯岳的公园是东山里农村荒地变公园的一个缩影。东山里里长吴成崇介绍,10多年前,为了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改善里民居住条件,东山里推出“街角公园计划”,除了针对荒地、脏乱角落进行环境整治外,村民的房前屋后也养花种草。如今当地的街角公园有十余座,小块绿地更是不计其数,里民们“推窗见绿、出门沐绿”,乡间生活过得舒服自在。

“里长,我家墙外有块空地,我想要几个盆栽,还有三四棵桂花树。”76岁的林阿嬷想在门口种一些花草,向吴成崇“求助”。“没问题,我记下了,明天报给林务局。”原来,为鼓励里民养花种树,东山里还有个“花草补贴”计划,里民可根据自家庭院和农田的大小,每年申请一定数量的花卉、苗木,再由里长向林务局统一申领。每年植树节前,这批花木就会运送到各家各户,为社区增添一抹绿色。

“停止进步,保持原乡”

晚七点,吃过晚饭,刘祯明顺手提上两个垃圾袋,走到不远处的大樟树下,等着垃圾车到来。

“环境靠大家,不靠嘴巴。农村干净整洁,多亏了社区营造。”在刘祯明的印象中,以前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都是随意乱倒,村里的排水沟污水横流,每到夏季苍蝇蚊子成群,让人难以忍受。2000年,台湾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东山里原有的垃圾桶取消了,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渐渐地里民还自觉当起“省长”,比如买菜做饭时一定会计算好量,以免浪费并制造更多垃圾。

四寮溪贯穿东山里,是里民主要的饮用及灌溉水源。2002年,东山里启动《溪流保育规划》,实施封溪护鱼政策。“为了守护好‘母亲溪’,社区成立了巡守队,在溪里放养鱼苗,建鱼礁供鱼类栖息,许多里民兼职为孩子们当环保老师。”东山里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张英有介绍,四寮溪的溪流美景与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育,2005年被评为新竹县溪水保育示范区。如今,这里不仅开发出生态观光线路,还成为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户外场所。

2010年,东山里启动“农村再生培根计划”,致力于环境再生与生态保育,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组织妇女成立“妈妈教室”,学习手工艺制作及料理研发,提供社区产业活化的新方向;成立环保志工队,定期进行社区环境清理;开设环境导览课程,成立导览团队,负责社区生态环境解说等。

“社区营造的重点在人心。里民们最自豪的,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按照自然规律,打造出优美的社区环境。”张英有说。如今,东山里处处绿意盎然,拥有多样性的植被和水域环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态风貌和田园风光。

“停止进步,保持原乡!”当里长不足半年的吴成崇,将这句话作为他未来四年的“施政纲领”。他说,东山里原本就是一个绿意盎然的农业村庄,不需要过多的建设,来破坏它既有的原生态,“社区营造首要是保持农业生态,尊重自然,尊重乡村本色”。(刘深魁文/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