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鸢无人机是“中翔二号”无人机(UAV)的量产名称,为中科院以翔鹰计划代号为名,自主研发的无人飞机,是一款全天候、长滞空时间、多用途、战术型无人飞机系统。环球网 台湾中山科学院研发的两款无人机,两度向“海巡署”推荐却遭打脸,结果被嘲讽“根本飞不出台湾”。 据台湾《联合晚报》19日报道,台湾“中科院”向“海巡署”推荐的两款无人机为“锐鸢”和“红雀”。“海巡署”曾有意将无人机用于救难,考虑在全台各巡防区各部署一架中型“锐鸢”无人机,以便当船只发出海事求救信号、巡防舰赶抵现场前,先派遣无人机确认失事船只状况,避免误报,节省油料;同时考虑部署在东沙岛和太平岛,作为确认不明海上目标之用,机上镜头获得的影像可与勤务指挥中心联机。但“海巡署”评估后发现,海巡舰艇海上救难,绝大多数面临恶劣天气,甚至多为夜间,而“锐鸢”无人机承受风力有其限制,8级风便无法起飞;它从陆地跑道升空、出海10海里后,海面上空的风向与气候条件就对其操控产生不利影响,且机上侦搜影像镜头在恶劣天气或夜间,对海面目标的侦察能力不足。此外,“锐鸢”无人机起飞需要的跑道、设置地面遥控站、自训合格的驾驶员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至于小型“红雀”无人机,海巡官员直言,它续航力不足,巡航范围仅在舰船目视范围内,也无法在稍微恶劣的天气起飞,且还必须另派小艇回收。2012年,“中科院”曾邀请“海巡署”人员评估无人飞行载具,结果未达到需求。去年下旬,“海巡署”由高层官员率队参访航空研究所,听取“锐鸢”、“红雀”两种无人机的介绍,仍认为不符合需求。 除了“海巡署”外,台湾陆军也抱怨无人机装备性能不佳。台湾“国防部”2010年12月在“立法院”的报告显示,“锐鸢”项目编列近37亿元新台币,于2006年至2011年委托“中科院”研制无人机,2011年全部部署。陆军采购的8套、32架载具于2011年接收后,由陆军航特部成立的侦搜大队在台东太麻里无人机基地进行换装,2012年3月首度测试时就脱锁落海。2013年1月,“中科院”研制的无人机在太麻里基地起飞5分钟后即失速坠毁。陆军为此抱怨不断,不过“中科院”研发技师认为,失事多属人为操控因素造成。▲【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陈明宇】 |
相关阅读:
- [ 12-09]台湾研发小型无人机 无需跑道手掷起飞(组图)
- [ 11-13]台媒:隐形化、舰载化 大陆无人机大跃进(图)
- [ 03-10]台军在南沙太平岛测试大型无人机首次曝光(图)
- [ 03-09]台“监委”视察南沙 目击无人机测试
- [ 12-14]台军欲借美售战机提士气 自制无人机曝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