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苹果日报》、《自由时报》、《联合报》头版
东南网1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杨思萍)打开台湾电视政论节目,现在纷纷以“反蓝”、“打马”为时尚,言辞越激烈,收视率往往越高;在新兴的网络媒体上,“台独”反马言论更是甚嚣尘上;至于传统的纸媒,曾经的老大老二——《中国时报》、《联合报》早已丧失昔日的光环,而“台独”、“反中”的《自由时报》、《苹果日报》坐稳头两把交椅。不管是电视、网络还是纸媒,台湾媒体这些年都有“绿化”的趋势。导致台媒“绿化”有多方面原因,而马“政府”丧失舆论阵地,也让其不可避免地陷入施政困境。
争夺年轻人 《苹果日报》由中立转绿
在遍及台湾各地的“7—11”、“全家”便利店,有岛内四大报纸供消费者购买、取阅,你会发现,几乎每一期报纸,都是《自由时报》最厚,有100多个版是家常便饭,《苹果日报》次之,而《联合报》、《中国时报》经常只有二三十个版。报纸版数多是因为广告多,广告多是因为商家看中其发行量和影响力。
台湾新闻界资深学者、世新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彭怀恩向导报记者透露,目前在台湾,老牌“台独”报纸——《自由时报》所占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发行量对外宣称是五六十万份;而《苹果日报》发行量大概是40万份,其政治立场过去被视为中立,对于蓝绿,经常是各打五十大板,不过就彭怀恩观察,这种状况在“太阳花学运”之后有所改变,“《苹果日报》主要还是想争夺年轻人的市场,年轻人要争取什么反对什么,报纸就要跟进,这也导致其看起来越来越绿”。
《中国时报》、《联合报》曾长期是台湾报业的“两强”,岛内自打出现蓝绿对立后,这两份报纸被归为“蓝媒”,如今它们两家发行量加起来,也不如《自由时报》一家多,广告量比历史巅峰时期萎缩太多。
杂志方面,《新新闻》是老牌的时政周刊,虽然长期扮演批评者角色,但总体来说还算中立理性,不过近两年其立场急转,“台独”言论激烈程度,甚至可以同《自由时报》“媲美”。
“打马”最狠 年代电视台变深绿?
这种“绿化”(至少看起来是)也表现在电视圈。过去一般认为三立、民视属于绿媒,其它一般是中立或是偏蓝媒体,不过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其中以年代的转变最为明显。岛内名嘴杨莲福告诉导报记者,由于马“政府”曾停播年代的一个台,双方就此产生过节,年代新闻台的政论节目便加足马力“打马”,没想到收视率一再飙高,岛内电视圈也一窝蜂地形成批马风气,“就连像东森这样的电视台,立场是比较中立客观的,但有时候也是批马不遗余力”。
年代的出格表现也引发了大陆网友的关注,有人甚至以“深绿媒体”称之,其老板练台生(外省第二代)也被称为“绿营媒体大亨”。彭怀恩指出,年代的转向,主要还是受收视率影响。他分析说,晚上会坐在家里看政论节目的观众,以中下阶层的中年人居多,而中上阶层和社会精英可能会选择听音乐会,因此节目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就会越来越倾向于用批判、谩骂的方式来留住观众。
在“打马”成为潮流的当下,电视圈的“打马悍将”便成为香饽饽。杨莲福说,名嘴们的受欢迎程度通常并不取决于名嘴本身的论述能力,最主要还是看收视率,观众爱听什么话题,名嘴就讲什么。
蓝网民成“另类” 网络媒体绿油油
相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台湾的网络媒体更是一片绿油油。批踢踢实业坊是台湾最知名的社交论坛,这里被称为“台独”、绿营网民的大本营。
彭怀恩教授表示,网络媒体是年轻一代的天下,不过这里的蓝绿网民比例却有相当大的差距。据他研究,在台湾主要网络论坛中,偏蓝网民占比只有不到30%,而偏绿网民已超过70%,加上蓝营的论述能力本来就很差,在新兴媒体上更是缺乏运作能力。
杨莲福也认为,马“政府”在网络世界确实没有话语权,原因是他们不重视,也不了解。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也是“九合一”选举过后大家才看到,原来台湾30岁以下的选民,是不看报纸的,网络和智能手机也取代了电视,成为了年轻一代接受讯息的主要来源,这也意味着未来在台湾选举中,应更注重这一块的宣传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