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20年“教改”大搞“去中国化”教育催生“台独”新世代,也成为“太阳花学运”爆发的原因之一
东南网11月2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文/图)20年前启动的“教改”,是台湾教育史上一场旷日持久的重大改革。日前一场名为“教改20年: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当年“教改”召集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在会上承认“教改”失败,但辩解称“责任不能全推我身上”。
这场失败的“教改”衍生一系列问题,还培养出一批“小台独”,致使台湾政坛、社会有更多的不稳定因子。当然台湾“教改”也有一些成功的地方,可资大陆“课改”借鉴。
一场剧变
持续20年,改革内容包罗万象
1994年,台湾教师工会副理事长林金泰还是一名大二学生,现如今他已是台北一所知名高中的资深教师,他向导报记者回忆说,20多年前全台高校不到30所,能通过大学联考进入象牙塔的,都是各所高中的佼佼者,“那时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升学压力也很大,在这个大背景下,‘教改’启动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台当局宣布“解严”,社会风气逐渐开放起来,各界纷纷提出改革诉求,民间“教改”团体也陆续成立,为当时的教育问题提建言。1994年9月,台“行政院教改会”成立,时任“中研院院长”李远哲出任召集人,初定的改革项目有8条,包括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实施多元入学、鼓励民间兴学等。林金泰介绍说,“教改”的初衷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升学压力,不再强调分数,不要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方向是正确的。
现在提及台湾“教改”,人们一般会想到广设高中、大学,其实“教改”的内容包罗万象,含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学制等各方面,堪称台湾教育史上最剧烈的变革。目前在台湾争议很大的“十二年国教改革”,也属于“教改”的一部分。
大陆各地目前正进行“课改”,台湾的“教改”也可以提供一些借鉴。有大陆教育界人士很推崇台湾的“小班小校”模式,相比大陆热衷兴建“航母式”学校,“小班小校”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台湾的生活教育也做得不错,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一些问题
“减负”失败,“野鸡大学”遍地开花
虽然“教改”有成绩,但在台湾多数人眼中,这场持续20年的改革总体是失败的。林金泰表示,“教改”的一大初衷是“减负”,但“教改”后,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似乎更重了。他举例说,“教改”后,台湾升学管道实现多元化,不过家长对制度越来越搞不清楚,就干脆把孩子交给补习班。据统计,截至去年,岛内光注册备案的各类补习班就有近2万家,成为另类“台湾奇迹”。
在“教改”中,“广设高中大学”这一点是最有争议的。林金泰说,这20年来,台湾高校数量激增到160多所,即使所有高中毕业生都上大学,还是招不满,仍有不少学校濒临倒闭。此外,一批未达标的技职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博士班、硕士班,让台湾高校毕业生素质有所下降,技职教育更是大崩坏。林金泰表示,李远哲是诺贝尔奖得主,声望高,没人敢反对,但当时确实没人想到这么快就面临“少子化”。“教改”也催生出一批“流浪教师”,台当局当初倡导“师资培育管道多元化”,促使很多大学纷纷开设师范专业,导致师范生数量激增,远超实际需求。多数年轻老师一毕业都无法拥有“正职”,经过几年历练后,他们才有可能被学校正式聘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处于流浪状态,拎着行李箱在各地到处兼课糊口。”林金泰介绍说。
有网友总结台湾“教改”20年有三大“成就”:遍地“野鸡大学”,满街混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无处不在的补习班。对于种种乱象,有激进网友要求恢复过去的大学联考制度。
一个后果
“本土化”改革,催生“台独”新世代
像台湾这样“泛政治化”的社会中,“教改”不可能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各地新大学拔地而起,很多是政客为讨好选民,拍脑袋做出的决策。而众多毕业生涌入社会,却找不到好的出路,也冲击到社会的安定。
《联合报》近日的一篇社论中点到“教改”的“几宗罪”,其中一条是“政治夹带”,“20年‘教改’其实是政治‘本土化’的附属品,而非着眼教育的本体,走上岔路是势所必然”。
“教改”的一大方向是教科书改革,从1998年9月开始,台当局就规定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周设“乡土教学活动”,初一则开“认识台湾”课程。到了陈水扁时期,经几次“教改”,“中国史”居然在台湾成了“外国史”。马英九上台后,虽然对教科书进行拨乱反正,但很多人仍觉得力度不够。
台大教授王晓波曾告诉导报记者,这么多年来,岛内教科书都是体现“一边一国”的“台独”思维,“当提到李白时,不会说是‘我国诗人李白’,而说是‘中国诗人李白’。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学生不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反而对‘中国’字眼充满敌意”。王晓波认为,“教改”催生了“台独”新世代,也是“太阳花学运”爆发的原因之一。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近日帮连胜文拉票时也表示,这些年的“去中国化”教育,扭曲了部分年轻人的伦理道德观和历史观,造成如今台湾社会的不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