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徐德金:两岸和平发展与媒体责任

2014-10-29 16:01:06  来源: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阅读“同心筑梦,携手远航”81篇征文作品,颇为文章作者深远的家国情怀、朴素的同胞情谊所感动。而在某些方面,比如两岸同胞化不开的乡愁之痛,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的隔阂、误解之深,深为之触动。而大陆、台湾、海外作者行文时语境差异之大,也令我大开眼界。

作为一个媒体人,阅读这81篇文章,就像采访了81个对象,这其中,有如此多的情感故事,有如此多的悲欢离合,有如此多对原乡的追寻,有如此多对台独的鞭挞,有如此多困惑、不解,有如此多交流、沟通……所有这些,都为我们展现了现阶段两岸和平发展丰富而动人的画面。

我以为,媒体的职责就是讲好两岸和平发展的故事,传播好两岸民众友好往来、情感交融的丰富内涵。

就此次征文而言,以下几个方面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也是我们日常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内容。

一、血脉情深

《沒有门牌号码的小村》,台湾作者张姿慧以其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描写了2012年回到乃父故乡甘肃徽县高梨沟探亲的过程,即便是山高水远,她也要了却自己的心愿并为她父亲一偿夙愿。这便是对乡土、祖地的牵挂。这样的心情在1949年前后由大陆赴台湾的人群以及他们的儿女辈中非常有代表性。从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至今已27年之久,这样的情愫依然氤氲萦绕。

表达相同的情感文字同样出现自大陆作者的笔尖。《“当归”老兵》一文,出自大陆作者曾克平之手。台湾老兵回大陆的“探亲潮”都过去了二十六、七年,如今阅读此文,有恍如隔世之感,但却依然动容。物是人非,近乡情怯,当归胡不归?故乡不能不归。纵使隔了十世八代,一、二百年或更久更远,对祖地、祖根的认同不会改变。

二、反独促统

事实上有许多篇章涉及“反独促统”的内容。最为典型的是海外华人撰写的征文作品。来自澳大利亚的世界越棉寮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黄潮平《对“中国梦和两岸关系”的思考》、美国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吴惠秋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追求》、墨西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焦美俊的《海内外同胞比肩奋进强国梦终将实现》,这些宏文大论,高擎和平统一大旗,坚决反台独,坚决捍卫中华民族核心利益,深刻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与祖国统一的不可分割、密切相连,这也是此次征文作品的最强音。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