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快车于14日“驶入”宝岛台湾,正式开启两岸中华文化交流台湾之旅。图为交流团一行在桃园机场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张洁 摄)
中国台湾网10月27日北京消息 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中华文化快车——北京电影学院赴台演出交流之旅圆满结束行程,于10月23日晚由台北桃园国际机场飞抵北京。
本届中华文化快车赴台之旅,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艺术学院表演的话剧《永远的微笑》为主体,分别在台中市、台南市各演出两场。其间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还参访台湾三所高校和一所中学,与台中、台南当地青年亲密接触,互动交流。话剧演出在各个年龄阶段观众中引起共鸣,演出和参访交流,促进了两岸年轻人的沟通与交往,增进两岸青年相互了解和认同。
千张面孔铸就“永远的微笑”
话剧《永远的微笑》是台湾著名戏剧家、表演艺术家金士杰用10年的时间创作完成,通过8个演员分别饰演的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物,表现了在历尽聚散离合人生百态之后,总会有一份情怀依在,总会有一张赤子般的笑容在繁华落尽后从容绽放的主题。
北京电影学院赴台演出《永远的微笑》在原本毕业演出的演员阵容上,吸收表演艺术学院3名台籍表演专业的研究生共同参加,由十余位演员共同将这部讲述台湾本土故事的话剧作品带上台湾舞台。
10月16日话剧在台中市台湾体育运动大学中兴堂演出两场,即获得观众支持认可,剧情诗意、幽默而温情,备受观众称赞。“感人”、“共鸣”是观众反馈最为集中的两个关键词。话剧《永远的微笑》角色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男男女女所有的人,都可以归纳为两个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本剧讲述的不正是男人和女人在各个年龄和不同境遇下的一颗追求真情、幸福和解脱的心。
同学们的演技可圈可点,获得台湾观众称赞。由曲艺扮演的何来内敛细腻,对母亲的爱温暖而深情;台籍研究生徐千京扮演为爱守候的伦伦,情感收放自如牵动人心;闫琪塑造的空虚执着的王大可生动活泼;台籍研究生廖晓彤扮演的阿芳简单而清纯,惹人怜爱;陈薪璇扮演的露露敢爱敢恨,极具舞台魅力;剧中何来的母亲由台籍研究生蔡珮颖扮演,她对丈夫执着的守候令人动容;唐羽翰扮演的季伟情感层次丰富,张力十足。
10月22日话剧在台南市台湾成功大学成功厅再次演出两场,观众反响热烈,谢幕后演员一度返场答谢观众,场面火爆。自台南一中的学生还配合现场音乐在座位上表演起了《小苹果》,引得台上北京电影学院的演员阵阵掌声。随后观众们纷纷上台与喜欢的演员合影留念,场面热闹非凡。
相较于传统的舞台背景设置,本次话剧采用了三块特殊的大面积投影幕布打造可变换的舞台背景。(中国台湾网张洁 摄)
话剧赴台演出 铺陈两岸交流广阔又细腻的舞台
相较于电影相隔于荧幕的互动,舞台剧中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更为直接而亲密,观众可以洞察舞台上演员们的喜怒神态,细微的表情变化和舞台张力;演员亦能从观众的直接反馈中读懂演出效果。从这点来讲,话剧形式铺陈的两岸交流舞台更为广阔、却也更为细腻。
话剧《永远的微笑》本次赴台由3名台籍表演专业的研究生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本科学生共同演出,两岸本科生研究生合作默契,感情深厚。从台湾剧本与大陆演员的合作、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的合作、到大陆学校的表演与台湾观众的互动,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对海峡两岸青年文化的思想交流和艺术创作起到重要作用。其形式新颖独特,此次尝试被不少嘉宾观众称赞为“创举”。
台湾艺术大学校长谢颙丞认为,两岸大学生同台演出话剧这一形式“非常棒”,两岸双方借由这样的机会进行交流并分享成果非常有必要,文化方面将来两岸一起合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齐隆壬教授表示,两岸学生共同把台湾本土的剧本搬上舞台并赴台表演,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和尝试,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未来两岸文化交流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多年从事两岸青少年交流的台湾中华企划人协会名誉理事长翁林澄认为,话剧形式的两岸交流非常好,希望未来能更加深层次、让台湾学生更有参与感地进行交流合作。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校董事会理事长侯光明表示,《永远的微笑》在台湾交流演出的成功,不仅为北京电影学院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提供良好借鉴、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未来两岸文化交流开拓思路,开辟新的方式方法。北京市台办副主任高振生高度评价本次交流活动,他认为,第七届文化快车赴台交流,展示了话剧《永远的微笑》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两岸青年艺术家的深厚友谊,希望能以本次活动为起点,今后两岸青年的文化艺术交流更加广泛。
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海峡两岸本科生研究生联合演出的这场话剧,在舞台艺术方面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相较于传统的舞台背景设置,本次话剧采用了三块特殊的大面积投影幕布打造可变换的舞台背景。背景配合话剧内容变化进行变化,特别设计的意象化的背景不仅利于话剧感情的烘托,同时幕布展示背景的方式也便于拆卸和运输,为话剧的赴台演出提供便利,也为未来话剧巡演的舞台设置提供了新范本和新思路。
10月17日,第七届中华文化快车——北京电影学院赴台演出话剧《永远的微笑》代表团参访台中体育运动大学,图为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与台中体育运动大学体育舞蹈学系学生合影。(中国台湾网张洁 摄)
友谊之旅 两岸青年的深度交流
几场演出的间歇,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还先后参访了台湾体育运动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南市第一高级中学、台湾成功大学四所学校。针对话剧及两岸高校合作等进行交流之外,还和当地学生亲密交流,建立友谊,可谓是两岸青年的友谊之旅。
四所学校各有特色,交流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对交流展现的热忱却是一致。来自台湾体育运动大学体育舞蹈学系的姑娘们活泼热情,不仅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们献上欢迎舞蹈、赠送小礼物、一起共进午餐,聊着互相感兴趣的话题,临别还留下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还能再次相会。
台南第一高级中学的小伙子们的热情也丝毫不弱,参访途中恰逢正在上体育课的高一学生,他们热情、礼貌而富有活力,对北京电影学院参观一行直呼“大哥哥、大姐姐好!”22日演出当天,台南一中表演社团的学生还配合现场音乐在座位上集体歌唱并表演起了大陆非常火爆的歌曲《小苹果》,将现场气氛再次推向高潮。
逢甲大学虽然以理工科为主,但交流的同学们亦对话剧有着浓厚兴趣;台湾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的同学们对话剧艺术颇感兴趣,他们不仅和演员们就演员选择、表演方式及人物塑造等问题进行交流,还现场参观话剧舞台的布置和走台。在短暂却宝贵的交流中,同学们亲密合影、互留联系方式,友谊已于点点滴滴中建立。
今年5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后能够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话剧《永远的微笑》赴台演出,不仅提供了北京电影学院内大陆学生与台湾学生交流的舞台,更提供了大陆学生与台湾观众和热爱戏剧的年轻人们交流的平台,话剧以台湾元素贴近台湾同胞感情与生活,提升了两岸青年同胞文化领域的认同感,相信这将对海峡两岸青年文化的思想交流和艺术创作发挥重要作用。
本届中华文化快车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中华文化快车”2008年开始创办,是由北京市台办主导策划的品牌交流活动,活动内容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拓展两岸青少年之间文化教育交流渠道,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在京台及两岸中华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微笑”走进台湾,两岸年轻学子交流如歌,相信未来这歌声,两岸青年交流的歌声将飞遍海角天涯;两岸学子动人的微笑,也将变为两岸交流的遍野春花。(中国台湾网记者张洁)
10月16日下午,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10余位本科生及研究生表演的话剧《永远的微笑》在台中体育运动大学中兴堂上演。图为话剧剧照。(中国台湾网发)
10月22日演出结束后,学生观众们纷纷上台与喜欢的角色及演员合影留念,演员们瞬间变成大明星。图为剧中露露的扮演者陈薪璇与台湾中学生合影。(中国台湾网张洁 摄)
《永远的微笑》剧照。图为由台籍研究生廖晓彤扮演的阿芳。(中国台湾网 张洁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