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8月14日文章:从《李光耀观天下》观台湾文章有删减
8月8日,台湾资深媒体人龚济发表专文,讨论了最近由台北“天下文化”出版,“新加坡之父”李光耀先生的新书《李光耀观天下》。李先生在书中纵论世局,臧否人物,谈中国、谈美国、谈欧洲,谈亚洲,连缅甸都有专章讨论,但却未对台湾有所着墨。龚济的结论是李先生的“天下”里已无台湾,而台湾仅有的一点“昔日辉煌”余光,也渐渐黯淡了。随后他引述《华尔街日报》日前所发表评论,认为台湾“自甘落后”(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文章读来令人怅然。
李先生在回忆录、演讲和《观天下》这本书里,多次重复新加坡建国有成的两大支柱:第一是统一语言并与国际接轨,第二则是开放社会,引进人才。新加坡为多元种族社会,必须有共同的语言,既能避免形成种族问题,又要能与国际接轨,由于缺少资源,必须对外开放,吸引外人投资,带来技术、管理和市场。新加坡开放引进移民,以弥补岛国人才和人力之不足。其实,在台湾政局分析者看来,除此而外,新加坡的人口、人才、教育、司法、媒体、政治、经济发展政策都值得台湾学习。
台湾的政客、媒体与所谓的名嘴已成当前最大乱源,政客是党同伐异,专为反对而反对,媒体和名嘴则已成另类制造业和屠宰业,大家为了曝光率、收视率,不惜哗众取宠、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甚至蓄意造假、偏颇报道。在耳濡目染、长期渲染之下,部分台湾民众已变得非常的无理,甚至到了虚索无度的地步,凡事都能冷嘲热讽,政府不管怎么做都要批评、漫骂,反正全部都是政府的错。外国的朋友大概很难想象,台湾的政府几乎已经沦为全民公敌,这样的地方岂有明天?
台湾社会陷入“民主内战”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经济发展停滞,民众的薪资收入倒退到十多年前,早被踢出亚洲四小龙之列;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月前还说“台湾的未来恐怕要在街头决定”;新加坡也有人说,与台湾比较,新加坡赢在没有台式民主;而大陆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到台湾不知文革还在搞”。现实上,台湾已经成了周边的负面教材,台湾已经失去了两个十年的宝贵时光,而且到现在还不知伊于胡底。说客气点这是孰令致之,讲难听点这根本就是自我作贱。
向来,笔者常跟各国官员讨论,民主是有条件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台湾现在正在为此付出惨痛的学费。
要实现民主有太多充分必要的条件,要多管齐下,除了宣扬民主的价值与理念之外,民主的实践也同样重要,而民主机制的建立同样不可忽略,而其他的客观因素,比如说持续性的经济增长、司法正义、依法行政、监督制衡、良善治理、政策的透明化、媒体自由、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样有助于民主的早日实现。我们支持民主的价值,但痛恶某些国家的伪善及台湾民主变为民粹的异化发展。
一如所知,许多西方国家都对新加坡的体制持有不同看法,动辄予以批评贬抑,甚至说新加坡的民主根本就不是民主,而部分台湾民众也是如此,一方面羡慕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但却又对狮城的政治民主抱持负面看法,但前述的良善治理,依法行政,政策透明,定期选举,清廉有效,经济增长都是民主的重要内涵,正是新加坡的长处,大家又要如何以对?笔者对于外界典型的双重标准和自以为是,十分不以为然。
其实,人可以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温和、保守、自由其实都无所谓,但民主不能没有是非,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有双重、多重标准,有些人是打着争取民主的幌子,干的是夺权的勾当,民主如果没有法治为基础,权力没有责任为根据,只会为了反对而反对,这样的民主就是民粹,这样的民主果然不能当饭吃。新加坡坚持走自己成功的道路,没错。
如果连美国前总统布什也要称颂《观天下》这本书“对于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我同许多其他领导人一样,经常听取李光耀明智而且总是坦诚的看法。他不断探索的头脑、敏锐的分析和战略性的视野,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一股独特力量。这本书蕴藏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将受未来领导人珍惜”。
当然,我们都活在不完美的世界里,任何人和制度都有改善的空间,人类总是想要突破,要求改变,但改变与突破必须是要往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还要允许国家社会有犯错的可能和空间,抚今追昔,台湾大概有不少人还希望台湾有个像李光耀先生一样英明睿智的领导人,用制度和远见带领台湾走出自己给自己挖出来的困境。时不予我,这又要怪谁?继续内耗、向下沉沦或许这就是台湾的共业与宿命,谁有答案?
(作者蔡逸儒/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