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马当局主导召开的“经贸国是会议”落幕,汇集成了四十余项上百条的意见。岛内媒体对会议本身及结论反应都较为冷淡。华广网5日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谢楠的文章指出,岛内朝野恶斗不止致使会议代表性大打折扣,会议结论直接回应了岛内民生诉求,但未来效果不容乐观。
全文内容如下:
7月28日,马当局主导召开的“经贸国是会议”落幕,汇集成了四十余项上百条的意见。岛内媒体对会议本身及结论反应都较为冷淡,有媒体直接指出其没有意义,不开也罢。此外岛内近期发生一连串重大事件,澎湖复兴航空坠机、“监察院”人事提名在“立法院”遭遇重大挫折、高雄管道泄露发生大爆炸,直接分散了媒体与民众的注意力。但从岛内以往类似会议结论都将形成相应政策的经验看,此次会议结论依旧有诸多值得深入分析的热点,反映出未来马当局经济施政思路。更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结论对两岸经贸提出一系列严格管控措施,将对未来两岸经济融合产生重要影响。
一、朝野恶斗不止致使会议代表性大打折扣
“国是会议”是台当局为解决体制内无法处理的全台性重大课题,在体制外举办的高层次会议。会议性质虽然属于协商咨询性质,但其会议结论往往具有相当的约束性和影响力。上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举办过类似的“国家发展会议”,就“宪政体制与政党政治”、“经济发展”、“两岸关系”三大议题形成192项共识,对李登辉执政后期产生实质影响,直接推动形成了“冻省”、“两国论”等重大主张及“戒急用忍”的两岸经贸政策。陈水扁上台后也操办过类似的“经济发展咨询会议”,因其获得当时在野的国、亲两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岛内共识,其执行效果虽不如以往,但也基本奠定了陈水扁后期政策基调与方向。
“太阳花学运”爆发后,“两岸服贸协议”迟迟未能过关生效,“货贸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等ECFA后续协商遥遥无期,两岸经济融合陷入停顿,台湾参与RCEP及TPP进程被迫中止,宣扬“闭关锁岛”思维的“小确幸”思潮甚嚣尘上。另一方面,中韩FTA进程的加快对岛内产生极大压力,岛内工商界也呼吁召开“国是会议”,尽快凝聚岛内对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及两岸经贸合作路径的共识。马当局召开“经贸国是会议”,是对“太阳花学运”中“反服贸”团体要求召开“公民宪政会议”的变相回应,试图重新推出具有高度共识性及民意支持的经济政策。
4月3日,台“行政院”宣布召开“经贸国是会议”,先在4月下旬5月初召开三次预备会,逐步确定主题;再在岛内北中东南召开分区域会议,逐步汇集共识、推选参与最终大会代表,7月26日-28日在台北召开大会。会议代表180人,涵盖政党、行政机构、地方县市、产学界、“公民团体”各方代表。会议形成“共同意见”、“多数意见”及“其他意见”几百项,“行政院长”江宜桦、“国发会主委”管中闵都表示会将“共同意见”和“多数意见”形成政策并坚决执行。
遗憾的是,岛内在野党并未展现相应格局,置岛内民众对“蓝绿恶斗”已极为厌恶的态度于不顾,杯葛到底,民进党、台联党、亲民党及学运团体均拒绝出席。民进党甚至针锋相对宣布将在八月份召开民间版的“公民经济会议”,提出所谓真正反映民间诉求的经济政策。“经贸国是会议”还未召开,其代表性便大打折扣,马当局试图凝聚岛内共识的意图已然破功。
二、会议结论直接回应了岛内民生诉求,但未来效果不容乐观
经反复协商,会议以台湾如何应对国际经济竞争为核心议题,确定两大主题:全球化趋势下台湾经济发展策略、台湾加入区域经贸整合与两岸经贸策略。前者主要讨论在全球化竞争下,如何提升台湾产业竞争力、解决青年群体发展问题、缩小岛内弱势群体以及平衡岛内区域差异,直接回应了岛内民众的民生诉求。会议结论开出的药方包括:
一是通过增加多元产业政策工具,如建立产业再造基金、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松绑相关法律法规,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创新经济,强化产业面对全球化竞争力。二是通过重新强化技职教育、扩大产学合作、鼓励青年创业,对青年提供由教育、立业到安家的整体性协助,有效改变青年失业状况和低薪状况。三是通过设立跨部门协调平台、对资本所得征税、扩大福利开支,逐步改善所得分配恶化状况,并通过发展在地企业和社会企业,缩小岛内区域发展差异。
会议强调台湾在推进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时,必须兼顾发展与公平。会议结论将青年发展问题、弱势群体问题与台湾产业转型问题并列,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政策设计方案,反映了马当局对“太阳花学运”所体现的“世代正义”、“贫富分化”问题的重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值得肯定。但客观而言,马当局未来政策能否落地,一看自身财政资源是否充沛,二看党、政、院能否密切配合,而这两点都不乐观。一方面马当局财政实力已捉襟见肘,“中央”财政赤字年年攀升,很难在辅助产业转型和扩大社会福利方面齐头并进;另一方面,蓝营内部矛盾重重,此次会议并无国民党籍“立委”参加,未来政策法律能否得到“立法院”支持,不得而知。
从近期爆发的“监委人事案”可见马当局已陷入“党机器失灵”、“行政系统失能”、“立法院失控”三重危机迭加的“治理困境”。如果未来马当局不能有效走出“领导危机”,此次“经贸国是会议”的诸多结论恐怕难逃束之高阁的命运。
三、对两岸经贸采取严格监管态度,两岸经济融合未来恐困深水区
针对严峻区域经贸环境和复杂的两岸竞合关系,会议结论提出“稳定两岸、连接国际、确保优势、利益共享”的政策推动方向。一方面提出结合岛内各方力量,落实推动台湾对外洽签FTA路线图,并通过积极推动自由经济示范区,扩大新兴市场出口,加速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提出在构建有效风险管控机制下,稳定两岸合作,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服贸”、“货贸”协议尽快过关,并指出必须确保对大陆技术优势,通过掌控价值链,确保共享两岸经贸利益。
从会议结论看,马当局对两岸经贸态度由过往的积极促进开发转向未来的保守谨慎管理。一是将两岸经贸合作置于台湾区域经济整合战略之下,在坚持“同时走向大陆和世界”策略中,提出“多远并进”,并希望大陆能释出善意,降低对外洽签经贸协议的阻力。二是接受“反服贸”团体及民进党主张,在建立“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基础上,以“附带决议”的形式通过“服贸协议”,完成两岸货贸协商。三是明确提出一系列管控两岸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建议,如每年发表两岸风险红皮书、建立大陆对台湾政治经济影响力的评价系统,并对两岸协议签署建立“国安审查”机制。如果这套管控机制顺利建立,倘若2016岛内发生政党轮替,掌握行政机构的民进党将对两岸经贸合作拥有更大影响力,未来两岸经济融合将面临更多阻力。
会议结论中虽然也有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具体内容,如两岸品牌合作、产业搭桥等,但整体仍反映出马当局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采取的是保守姿态,未来合作空间被大幅收紧。而管控两岸经贸合作的做法实质是通过法律化、机制化手段将两岸经济融合困在深水区难以前行。不得不说,此次会议在两岸经贸方面的意见反映了马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正向民进党主张靠拢,是“戒急用忍”历史政策的翻版,是对“太阳花学运”以来“恐中”、“反中”逆流的局部妥协。
四、坚定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不动摇才是台湾摆脱当前困境的必要条件
对此我们必须强调,深化两岸经贸合作而不是管控两岸经贸合作才是助推台湾摆脱“发展困境”、马当局摆脱“治理困境”的必要条件。
首先,台湾企图摆脱大陆影响、直接参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意图不可能实现。当前大陆已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顺差来源地,台对大陆经济依存度高达4成,台湾经济深受大陆影响已是既定事实。正视大陆而不是背离大陆是台湾经济的基本选择,融入大陆而不是“去大陆化”是台湾经济未来的必选路径。
其次,选择与大陆产业链、价值链相融合,是台湾产业转型升级、摆脱“闷经济”的必由之路。上世纪90年代李登辉在两岸经贸政策方面选择“戒急用忍”,拼命阻挠台湾企业西进。结果既无法阻止市场力量对两岸经贸合作的推动,也无益于台湾经济竞争力的实质提升,反而使两岸面板、汽车等行业失去了联合做大做强的宝贵时期,徒让外资如韩国面板企业利用大陆市场赢得了先机。殷鉴不远,希望岛内有识之士尽早认清两岸经贸合作的大环境大趋势,正视台湾相对大陆的经济优势正在逐步缩小的现实,尽快推动两岸产业链、价值链融合,使大陆的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能与台湾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完美互补,使中华品牌行销世界。
最后,调整两岸经济合作方式是未来两岸关系继续前行的重要保证。“太阳花学运”从侧面反映出两岸经贸交流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两岸经济合作红利在岛内分配应适当改善,但台湾应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两岸经贸合作,在发展中解决相关问题,和大陆并肩推动两岸经济融合朝更优质方向发展。(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助理研究员、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