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台湾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文章,分析当下台湾年轻人的梦想前途。文章指出,小确幸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台湾的年轻人如果想要拥有小确幸,就必须认真地思考,能否将大陆的成长壮大经营成机会、开拓成出路。 全文摘编如下: 今年台湾大学指考的作文题目是“圆一个梦”,结果,有3成多考生想要圆的梦,是考上大学。有人指出,这意味着现在的青年学子见识短浅,气度不够恢弘,只能看见眼前可以追求的目标,缺乏比较高远的理想。但也有人认为,高中学生用功读书主要目的,就是能考上大学,何须苛责。 不过,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评析,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学生们的梦想不够远大,多少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情况,那就是前景不明,动能不足,无法提供刺激梦想的未来坐标。 严格说来,年轻人乃至于整体社会大众感觉前途茫茫,不是台湾独有的现象。金融海啸之后,欧洲和美国也有好日子不再的普遍感受,日本人更是觉得,“失落的10年”似乎走不到尽头。 其实,在混沌低迷的世局中,不是没有欣欣向荣的板块,海峡对岸的大陆就是一个透显著活力的社会。习近平上台之后提出“中国梦”的说法,在大陆引起了包括许多年轻人在内的普遍回响,恐怕不能只用威权体制的一呼百诺来解读,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全民共识的气势,驱动着整个社会往前迈进。 对岸年轻人的确对于未来有比较多的梦想,比较强的信心。我们相信,一个广土众民的国度,一个对于未来有着更美好憧憬的社会,会让海峡对岸在可见的未来继续茁壮。问题是,我们要如何面对一海之隔的成长壮大? 如果依太阳花学运的主张,为了免于台湾进一步向大陆倾斜,不仅要拒绝两岸《服贸协议》,甚至于该减少两岸之间的往来,把门关起来,过过小日子,拥有小确幸就好。 但是,村上春树所谓的“小确幸”,可不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而是在有着人生理想和目标的情况下,扎扎实实过日子之余,偶尔驻足,品饮一杯咖啡,享受一阵清风。换句话说,小确幸只是过程,不是目的。台湾的年轻人如果想要拥有小确幸,就必须认真地思考,能否将大陆的成长壮大经营成机会、开拓成出路。(庞建国 作者系台湾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
相关阅读:
- [ 06-30]台湾“考试院长”卸任前批江宜桦“小确幸”没志气
- [ 06-07]两岸学者热议“小确幸”:是小资还是集体焦虑?
- [ 05-14]台湾“小确幸”的喜与忧
- [ 05-04]台湾可能成为世外桃源吗?
- [ 04-06]台企业家:台社会过于陷入小确幸 该革除批评风气
- [ 03-25]两岸间的“小确幸”
- [ 03-09]无处不在的台湾“小确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