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形式 征集“金点子” 在社会治理模式上,曾厝垵社区不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来实现的,而是大量依靠文创的意识和文创的力量来推动管理,这是一种社会治理的创新。它不仅能改变环境,还能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就业能力,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提供了新的“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不久前,曾厝垵社区启动了“工作坊”的形式,请来居民、经营者、业主、文创会等,为文创村的发展提建议和意见,这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创新,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模式,更能体现现代社区治理的特点。 曾厝垵社区聘请的社区规划师,不仅有居民、商家、文创青年,还有台湾同胞。这对于曾厝垵的长期发展很有好处。作为社区规划师,他们会长期驻扎在曾厝垵,有利于推动曾厝垵的长效稳步发展。 超过5000人的经营者,800余家客栈及商铺,每年超过400万人次的游客。这些火爆的数据都紧紧联系着核心面积只有0.33平方公里的曾厝垵。 过去,这里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然而,随着文艺青年和游客的不断涌入,小渔村变成文创村。特别是去年以来的一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曾厝垵试点项目行动,让这个昔日的“城中村”完成了一次美丽蜕变。 过去一年,曾厝垵“五街十八巷”提升改造项目成功实施,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在不增加甚至减少社会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曾厝垵完善了社区自我管理机制,推动业主、商家、游客等多元主体自治共管,成立了各类自治组织,引导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改变原来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让群众成为文创村发展的主角。 如今的曾厝垵,不仅是厦门一颗冉冉升起的景区明星,也创新引领了“城中村”发展转型的新模式,同时为提升社会治理提供了新范本。 在曾厝垵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居民群众也感受到了共同缔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就业机会增加,旅游收入增多,房租稳步上涨,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幸福指数大幅提高。今天,本报就用三个小故事为您讲述曾厝垵发生的变化。 |
相关阅读:
- [ 06-15]海峡青年论坛群英荟萃畅所欲言 共话两岸交流
- [ 06-15]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多数台湾民众乐于两岸交流
- [ 06-15]国民党副主席洪秀柱:两岸交流,根在民间和青年
- [ 06-15]两岸风味美食汇聚泉州“文都”泉州庙会
- [ 06-15]台中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厦门办事处揭牌
- [ 06-15]两岸电影交流座谈会激情碰撞 探索新思路
- [ 06-15]市民文明逛庙会 庙会环境卫生保持得很好
- [ 06-15]两岸特色庙会有得吃也有得看 精品文艺秀出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