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创业
霍启刚,全国青联常委、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香港霍英东集团副总裁。
文/本报记者 李晓平 图/本报记者 姚凡
在昨日开幕的海峡青年论坛上,面对台下众多的厦大学生,霍启刚回忆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涯。他说,他从小就远离香港到英国读书,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异乡。他大学在牛津大学读,身边的同学只有50%是英国人,其余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这给了他多方面的影响。
>>凭全A成绩考上牛津
“我不一定学习他们的语言,但起码我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学习他们优秀的文化理念、思维方式。”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有体会地说,对于广大青年而言,除了知识和思维外,文化的交汇很重要。
据了解,牛津大学每年只招100个学生,霍启刚当年是凭借全A的成绩考上的。当主持人透露这一信息时,引来了现场一片掌声和赞叹声。
>>提倡青年勇敢创业
身为香港青年联会的主席,霍启刚说,近几年,他们一直在鼓励、推动香港青年到内地创业。鼓励更多两岸四地的普通青年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接触、合作,不仅仅是精英阶层的交流。他甚至鼓励香港青年到内地街道办工作。
霍启刚提倡青年勇敢创业。他说,并不是只有成为金融家、律师才是成功的,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需要多个产业共同发展。创业要成功,不是一个好的想法就可以了,还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社会的辅导。现场甚至有人建议,霍启刚成立一个“两岸梦想基金”,帮助两岸更多有志青年。
>>出身不同衡量标准不同
“出身决定命运吗?”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霍启刚被一位大学生的大胆提问“难住”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他坦陈,和很多人相比,他确实比较幸福,可以比较没有顾虑地去学习、去为梦想而奋斗。
“背景是先天的,你无法改变,但是后天的努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他说,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生物圈,出身不同衡量的标准也不同。之前他在自己的银行工作,银行经理告诉他,因为你特殊的背景,很多人都认识你,同样一件事,别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认同,可是你可能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才能被认同。后来的工作经历也证实了这一点。
齐柏林:在“看见”的基础上展开交流
齐柏林,台湾航拍摄影师。从事空中摄影超过20年,空中摄影飞行时数近2000小时,累积超过40万张空拍照片。拍摄的《看见台湾》获得第50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文/本报记者 郭睿 图/本报记者 姚凡
齐柏林很容易被看见,在昨日人头攒动的“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现场,一身休闲装将他与其他嘉宾自然分开。可这也让他有些不易被“看见”,会场里不时有人小声问:“齐柏林是谁?”
>>人到中年摔了“铁饭碗”拍纪录片
齐柏林没做过当导演的梦,他的梦想是在天上飞。
今年50岁的齐柏林,幼时喜好动画和武侠里主人公飞檐走壁的样子。读书那些年,他常做白日梦。“做梦是件很棒的事情,你们要学会异想天开。”他这样告诫参加论坛的年轻人。也正是因为异想天开,30年前齐柏林服完兵役后,找工作就一个标准——可以飞。最后,他还真成了飞机上的摄影师,多年来在高空拍摄累计2000个小时。
航拍,是勇敢者的游戏,意外时有发生。可在齐柏林看来,年轻时的自己没有恐惧。让他心生忐忑的反倒是在40多岁,那时他是从事航拍多年的公务员,工作稳定,未来有大笔退休金,却突然想辞职去拍纪录片。
“之前航拍,我就留意到人类对环境的伤害,我带这些照片去大学讲课,可发现很多学生听着听着会睡着。”齐柏林有点无力,让年轻人真正看见脚下土地的欲望益发强烈,后来就想到用纪录片来吸引注意力。于是,齐柏林摔了“铁饭碗”,开始拍啃蚀山林的水泥矿场、不良企业的偷排污水、风灾过后的残破大地……
>>《看见台湾》成台最卖座纪录片
最终,《看见台湾》成为台湾最卖座的纪录片。齐柏林为此名声大噪,押上毕生积蓄只为追逐梦想的经历,成为如今50岁的他给予台下青年人的宝贵财富。
他还特别提及,《看见台湾》的成功也有青年人的贡献。纪录片的剪辑师,是个大学毕业才一年的90后,齐柏林和他曾在工作观念上产生过分歧,争得面红耳赤,但还是协同把飞行400小时,拍摄近300小时的素材,精选成最后的93分钟。
谈到两岸交流,齐柏林笑着说,两岸年轻人性格大不相同,因此互相之间的交流,首先要建立在“看见”的基础上,“看见”对方的生活。
齐柏林认为,大陆拥有良好的纪录片发展环境,有空间也有市场。他表示自己最近在为《看见台湾》在大陆的院线上映做努力,希望可以让更多大陆朋友“看见台湾”。
陆川:用台湾奖金开始电影人生
陆川,全国青联委员,著名导演,代表作有《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
文/本报记者 郭睿 图/本报记者 姚凡
陆川有机会成为金融家,就因他憋足了劲想考电影学院,部队“赌气”把他的人事档案转去了银行。不过,一心要追梦想的陆川,还是坚定读完电影专业,最终拍出《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等优秀影片。在昨日“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上,身为嘉宾的陆川谈及自己在电影领域取得的第一个奖项,还是台湾给的。
>>台湾给了他第一个电影奖项
聊到海峡情,陆川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他说自己在电影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奖励是台湾给的。那时候,他从电影学院毕业,找不到机会拍电影,就关在家里写了个剧本到处投。最终,是台湾给了他一个优秀剧本的奖项,还有30万新台币的奖金。当年,陆川凭借这笔“巨款”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人生。后来,他的作品又在台湾拿到了金马奖。
“文化是没有沟通障碍的。”陆川说,文化内里的基因密码让两岸的交流更为容易。而电影创作的产品,同样可以沟通不同地区中国人的梦想。
>>提携年轻导演完成梦想
作为一个年轻的电影导演,陆川已然捧得大量奖项。荣誉纷至沓来,有人觉得他事业路很是顺遂。陆川说:“以前听到这样的话,我会极力去辩解,其实我也是熬过来的。但现在我不太去这样说,是因为的确有很多有才华的导演没能被大家知道,和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
因此,陆川也开始了对年轻电影人的帮助。在他眼中的,如今年轻的电影人是更加没有负担的一代,他们对影片的选择和感受,更加直指自己内心的喜好和追求。去年,陆川刚帮助一位年轻导演完成了处女作《脱轨时代》,他希望以后每年都可以帮助一个年轻电影人完成他的梦想。
周仲岛:加强两岸气象信息共享
周仲岛,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台湾气象学会前理事长。
文/本报记者 殷磊 卓悦佳
图/本报记者 卓悦佳
多年来,海峡两岸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有一个共识:两岸的气象研究合作对彼此都非常重要且必要。在周仲岛看来,促成这个共识的,正是每年从东向西掠袭的台风与自西向东掩杀的梅雨季风。“季风暴雨到来时,福建是上游,台湾是下游;台风来袭时,台湾是上游,福建是下游。”昨日在接受采访时周仲岛强调,海峡两岸在气象上互为上下游关系,因此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共享的水平,意义是非同寻常的,“我们期待更直接的沟通交流”。
2009年6月20日,福建省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和台湾大学副校长陈泰然、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周仲岛等台湾专家,一起在乌山顶上的福建省气象局气象观测台释放了一枚气象观测气球。同一时间,台湾气象部门也释放了一枚气象观测气球,12小时后,两枚气球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了互换。这是海峡两岸首次全方位互换气象资料。周仲岛对那一次意义重大的经历印象深刻。“但是那次交换的是‘过时’的气象资料,什么时候两岸能够实现气象信息的实时交换,那么两岸天气预测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升。”周仲岛说。
以台风预测预报为例,单靠雷达观测,可能会使气象部门对台风路径、强度的预测出现偏差。周仲岛说,如果能够及时了解地面的气象数据,譬如雨量、水情、风力、温度等信息,对判断它的发展趋势就会更有把握。“我知道福建省有1000多个自动雨量站,台湾也有500多个,如果在台风影响过程中,这些雨情信息能够实时交换,那对于判断台风的路径、强度是非常有好处的”,周仲岛说,虽然是实时交换,但由于海峡两岸天气系统互为上下游,对气象部门来说,就等于提前掌握了重要情报。
花絮
希望父亲节这天
听到儿子叫爸爸
今天就是父亲节,初为人父的霍启刚难掩心中的喜悦。当主持人现场问他,人生的第一个父亲节希望得到什么礼物时,他脱口而出:“希望儿子父亲节就能叫爸爸,这是最好的礼物!”一句话,引爆全场的第一个笑点。
随后,他补充说:“来厦门前,我一再叮嘱太太,今天要好好训练他,希望明天回去就能听到儿子叫爸爸!”
指着坐在两旁的齐柏林和陆川,霍启刚风趣地说,现场两位文化精英曾获奖无数,和他们相比,我没获过什么奖,但庆幸的是,在去年获得了一个大奖,就是生了一个儿子。“刚才聊天期间,知道齐老师(指齐柏林)有一男一女,我想我要向他学习,希望能再得一个奖。”
幕后
《舌尖》导演
盛赞《看见台湾》
尽管百度百科还没有专属齐柏林的词条,但你一定可以搜到他的作品——《看见台湾》。
去年底,这部航拍400小时,总投资9000万新台币的空中史诗,捧走了第50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奖。
认可,并非来自它独特的拍摄方式。看见人们常日看不见的一切,才是成就它的情怀。镜头下,台湾风光瑰丽依旧,而人类加诸环境的伤痕同样历历在目。
这种特立独行的“看见”,具有普遍意义。《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总导演在看完《看见台湾》后告诉齐柏林,很希望大陆也有这样一部作品,人们可以因此看见脚下土地的美丽,还有哀愁。
现场
一上台就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上台,陆川就在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身为70后的他,说自己第一次进剧组时,有姜文这样的老大哥垫后,年纪算是比较轻;第二次进剧组拍摄《可可西里》时,发觉身边已经都是同龄人;到了拍摄《南京!南京!》,竟发现自个快成最老的了。
陆川笑着感谢“海峡青年论坛”的邀请,让70后的他抓住了青春的尾巴。
链接
“气象先生”宋英杰 爱上闽南气象谚语
5月中旬,厦门日报在全社会发起闽南气象谚语征集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昨日,来厦参加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的“气象先生”宋英杰也被这魅力折服。
“正月傍春气,三月换衫季”,“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立夏小满,潭窟都满”,“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在参加论坛的间隙,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好几条闽南气象谚语,引来许多闽南网友的追捧。宋英杰告诉记者,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收集当地的气象谚语,这次到厦门学到了不少“好料”。
(本报记者 卓悦佳 殷磊)
镜头记录
昨日上午,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论坛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来自澎湖的青年记录盛况。
(本报记者 姚凡 摄)
点赞
昨日,参加台中市海峡两岸交流协会揭牌仪式的两岸嘉宾,盛装为盛事点赞。 (本报记者 郑晓东摄)
交流
昨日,参加“五缘有约”系列活动的台中嘉宾杨辰文,和来自福州的古筝演奏者小林,就共同的民族乐器话题开心地交流。(本报记者 郑晓东摄)
原声
两岸青年携手奋进
因为同文同种,同根同源,我们一见如故、一脉相承、一见钟情。每年6月份,都是我们欢聚的时刻,畅叙友情,畅谈亲情,共同勉励。人生有梦,筑梦踏实,梦想成真。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更要靠广大青年携手奋进。一个“和”一个“爱”,我们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创办人李钟桂
增进了解共创未来
我带了一群从“外婆的澎湖湾”过来的青年来参加这个盛会,来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乐,就要推崇中华文化。可是当前面对社会的变迁,很多两岸青年感到苦闷和迷茫。我想,面对挑战和机遇,青年朋友应该更有智慧,敞开心胸,增强信心,未来创业之路才能更宽,社会关系才能更好。两岸的年轻人要重视两岸关系,应多参加交换学生等互动交流,增进了解,共创未来。
——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
食品厂商未雨绸缪
现在,食品议题常出现在各类媒体上,引起公众关注。厂商看到别家的危机事件时,不要隔岸观火,更不要幸灾乐祸,要先想想事件会如何演变,会影响到自己的公司吗,自己能做什么,有没有什么预防方法。
——台“卫生署”食品卫生处前处长陈陆宏
制定合理食品标准
近几年台湾连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政府在食品管理上有待改进之处以及民众对食品安全认知上的落差。纵观这些事件,大多来自不法商人的行为,但也有些来自民众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制定合理的法规标准以及管理政策,是当务之急。
——台湾大学毒理学研究所教授康照洲
期待汽车通行两岸
台湾车辆开到大陆、大陆车辆开到台湾,这首先是台商的需要。在这方面,福建、厦门有条件,可以先行一步,如直航两岸的“中远之星”,就是很好的平台。建议先从人道救援方面进行,即两岸救护车辆先试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范围。
——台湾“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副理事长”骆明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