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蓝绿两大阵营的政治人物日前汇集一起召开记者会,提出所谓“大一中架构”的五原则。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9日发表社评文章指出,这些人的目的,根据他们的说法,是希望超越蓝绿,提出台湾共识的具体内涵。诚如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所言,“一个破碎的台湾,不会有未来。”这是迈向台湾共识的第一步,但我们希望它不是最后一步。 社评说,我们之所以希望它不是最后一步,因为以台湾目前的环境,实在没有令人乐观的理由。 这7位蓝绿政治人物,除了苏起之外,还包括施明德、程建人、陈明通、洪奇昌、焦仁和、以及张五岳教授,这些政治人物,或多或少都曾参与两岸事务,他们对于两岸的“眉角”乃至于蓝绿之间的“眉角”,应该都很熟稔。由他们经过9个月讨论所提出来的共同呼吁,先天上就已具备了相当的说服性与新闻性,因此媒体均大幅报导。 然而,他们大部分实际上早已远离政治核心,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政治实力,这些呼吁如何转化成对朝野两大政党的压力,才是最大的考验。陆委会对此一呼吁的反应是以不变应万变,即重申“中华民国宪法”架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至于民进党,蔡英文甫就任党主席,尚未正式回应,但根据媒体报导,大部分都是质疑的声音。诚如柯建铭所说,“困难的部分还是困难”。 由此可知,不论国民党或民进党,虽然没有实质的回应,但也没有把话说绝。这7位人士中的苏起先生,自从筹组台北论坛之后,即以推动蓝绿和解为目标,因为他深刻体会到蓝绿斗争是台湾无法前进的根本原因。现在他们在7个月的讨论之后,跨出了第一步,但我们必须指出,这7个人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 我们认为,在第一步之后,他们必须跨出第二步,也就是寻求更多人的支持,形成一股更大的大量,才能产生压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提出的五原则,也应该保留修正的空间与弹性,以更进一步的扩大基础。换言之,这五原则应是讨论的一个基础,而不是最后的方案。如果这五原则是铁板一块,那最后可能就变成他们7个人的共识而已,那是我们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共识的形成,本来就是一个沟通与调整的过程,他们跨出了第一步,就应该再接再厉跨第二步、第三步。更重要的是,每一步都应该比前一步大,比前一步广。当然,这不会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这就是两岸政策的本质,现在既然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也只能继续往前冲了。 |
相关阅读:
- [ 05-28]国台办重申:两岸领导人会面不需借助国际会议场合
- [ 05-28]“2014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在北京开幕
- [ 05-28]台湾纪录片揭幕2014两岸小剧场艺术节北京站
- [ 05-28]丽娜轮台北直航平潭 两岸海运再启新篇章
- [ 05-28]国台办:两岸文化交流不应设障碍 应开放务实
- [ 05-28]两岸书画艺术家交流座谈会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