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改善两岸关系要说更要做
2014-05-09 09:01 陈先才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东南网5月9日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 陈先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长、副教授) 台湾日前爆发的反服贸运动,无疑对民共互信有较大的伤害。 尽管民进党在这场反服贸运动之中不是主角,却脱不了干系。毕竟民进党在这场运动中起着重要的支援者与配合者的角色,加上民进党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对两岸服贸协议持反对与排斥立场,因此,单从两岸互动之逻辑来考量,大陆没有理由不把这场反服贸运动的政治账算在民进党头上。 蔡英文即将接任民进党主席,她自然要承担民进党反服贸的政治后果。未来如何处理服贸议题,特别是如何扭转民进党长期反服贸的负面形象,这对于2016年之前的民共互动影响甚大。 长期以来,由于民共在两岸关系定位及台湾未来发展前途等重大议题上的立场完全相左,存在着根本性的直接冲突,而民进党在这场反服贸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大陆而言,当然完全是负面之角色,至少在大陆民众的普遍认知中,民进党仍然是台湾社会中反对两岸交流的重要政治阻碍性力量,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破坏性政治力量。此种标签的确立,自然会对民进党未来与大陆的互动有负面之影响。 卷土重来的蔡英文,目标当然是2016年“大位”,但两岸关系仍然是蔡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考验。对于重掌民进党权力核心的蔡英文而言,如何与北京弥补因反服贸而更为疏远的民共关系,显然是蔡当前最为严峻的两岸挑战。因此,当前蔡英文不但需要承担民进党反服贸之后的两岸政治责任,更要主动去化解大陆对民进党的相关疑虑。 民进党只有回归到愿意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上来,双方的互动才有可能开展。进一步而言,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相关论述自然重要,但其在现实中对两岸议题的态度也不可忽视。因此,对于蔡英文及民进党而言,如果仅以为未来对两岸交流持更为开放的态度,或者与大陆举办几场研讨会,而不是对其传统论述进行重大修正,显然北京不会接受,也会对民共互信有重大伤害。交流对民共增进互信固然重要,但还不是解决民共困境的关键钥匙。其关键还在于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认知要回到一中框架,要抛弃“逢中必反”的意识形态。 接下来,蔡英文在服贸协议特别是“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上的做法与立场,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目前学生社运团体及民进党所提及的监督条例版本完全是“两国论”的思维框架,如果民进党顽固坚持这一版本,恐怕对民共关系的影响相当负面。特别是在台湾已进入选举期的特殊情势下,如果民共互信持续削弱,当然会对民进党重返执政带来重大的牵制效应。 |
相关阅读:
- [ 05-08]台湾舆论:习近平讲话“为两岸关系安下定海神针”
- [ 05-08]王建民:大陆对台政策将会更加细腻更加深入
- [ 05-08]李振广:“习宋会”在关键节点举行十分必要
- [ 05-08]张文生:宋楚瑜“登陆”时间点有讲究
- [ 05-08]倪永杰:宋楚瑜参访大陆意义重大
- [ 05-08]朱卫东:习近平最新涉台讲话释放四大明确信号
- [ 05-08]俞正声会见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
- [ 05-08]专家:习近平讲话展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决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