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23日 福建日报驻台记者 林娟 到台湾各机关企业采访,拿到的纸质新闻材料几乎全是双面打印;去餐馆吃饭,哪怕砂锅里只剩小半碗汤,服务生也会问:“要不要帮您打包?”垃圾分类没弄清多用了个垃圾袋,就被邻居老伯伯责怪:“太浪费!”……在台湾,勤俭节约和节能环保融为一体,已成为民众崇尚的一种文化—— 广告宣传 让理念入眼入心 “你家的灯关了吗?”这是台北松山机场候机厅里的公益广告。没有长篇大论,也并非豪言壮语,但就这么一句关乎你我他日常生活的善意提醒,却让初抵台湾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台湾社会对省电节能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22日是世界地球日,此前两天,台北市环保局再次发布社区更换省电灯具补助的通知。据悉,凡是位于台北市、已成立管委会并完成备案的社区,只要自筹款1万元(新台币,下同),就可向市政府申请2万元补助款,将小区公共照明的传统日光灯管改为省电灯管。台北市环保局低碳中心主任朱益君告诉记者,钨丝灯泡淘汰换成省电灯泡可节电80%,而T8灯管换成T5灯管后,约可节电30%。今年预计补助100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更换省电灯具的经费为4.8万元,灯具替换后预计每年可省电1.2万度,节省电费约4万元。 到台北市环保局采访,狭窄的走廊里贴满了以节能为主题的环保公益广告:“节电,是今夏最美的流行”、“省电小撇步,好康报你知”、“做好节电,省能源”…… “这些广告在很多公共活动场所和居民社区里都有张贴,目的是把节能省电的有效方法广泛告知,让大家知道该怎么做。”市环保局第一科科长邱国书告诉记者:“比如电脑等电器长时间不用要关电源拔插头、空调设定调高1度、给饮水机和电热水器加定时器、淘汰白炽灯、家电用品使用节能标章产品等,目前全台湾约有808万个家庭,采用这些方法每家每户一天就可以省1度电,每年可省下29.5亿度电,相当于减少18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这样“赚很大”的节电成效,社区居民都很欢迎,大家普遍认为,能省多少就是赚多少,小小动作可以节电、省钱、爱地球,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教育普及 让民众学会当“省长” 为了教民众打造宜居又省钱的低碳生活环境,除了发布大量公益广告外,台北市环保局从2012年8月底开始,推出“节能诊断师”系列免费课程,受到民众热烈欢迎。其中“节能改造王”课程内容是根据小区的具体环境指导居民选择照明、空调等,邀请节能专家来讲解指导,分享实地操作经验;“低碳生活王”以低碳行动为主,涵盖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各方面,启发人们打造优质又低碳的生活;“魔法建筑王”由著名绿建筑台北101切入,纳入绿建筑、小区管理与云端技术等,教导民众如何将科技运用于小区管理。“厝边金省王”以“省荷包”为立足点,建立小区能源使用控制机制;为了让绿色生态永续发展,台湾的低碳节能注重从娃娃抓起,第五梯次课程“杏坛节能王”就放在校园举办,向师生普及环境教育和绿色环保的做法,让这些理念植根幼小的心灵,并伴随孩子们成长。 重金奖励 让节能积极性高涨 在用电上,全台湾都很“抠门”,但在奖励节能节电上,相关部门却相当慷慨大方。台北市环保局除了每年补助居民小区淘汰替换灯具外,也补助商贸大楼改装省电灯具。2010年,台北市教育局砸下3.4亿元,将公立学校教室的老旧灯具全部更换,既节能减碳也有效保护学生视力。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省下3900万元电费。 在所有的补助和奖励中,最让人心动的当数台北市从2009年起针对家庭用户举办的“节电抽百万”活动,只要当年5至10月电费较前一年同期省5%以上的用户都可以参加抽奖,总共设立316个奖项,一等奖独得100万。此项活动因奖金丰厚,年年引起轰动,报名者十分踊跃,从而大大激发了民众省电的积极性。 而为了奖励工商团体与小区减碳,台北市从2006年起还设立了“金省能奖”,分办公场所、营业或制造场所、交通运输组、小区组及绿建筑组五个组别,各组前三名可分别 获得奖金20万、10万与5万元。去年小区组第一名由位于万华区的30年老小区莒光新城夺得。小区管委会主任吴荣茂告诉记者,小区与能源技术服务业者合作,将公共照明更换为LED灯,并与厂商签订免费5年保修,省下的电费六成回馈给厂商,四成给小区,节省金额高达百万元。 经过多种形式的长期宣导,节能环保的成效日益显著。去年台北非营业用电量创历年新低,其中公务机关节电率达20.11%,节水率达15.92%,节油率达15.92%。未来台北市还将推出更多的节能补助与奖励措施,争取持续攀登节能高峰。 记者手记>>> 让节能减碳成为社会公德 建设低碳环保节约型社会,除技术创新及制度改革外,最重要的莫过于民众意识的觉醒。而要让每个民众都积极争当“省长”,就得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台湾“环保署”于2008年环境日启动“节能减碳无悔措施全民行动方案”,鼓励民众响应签署“减碳宣言”,同年8月22日开启“节能减碳全民行动网”,让民众上网签署减碳宣言并记录实际执行绩效,还可开设博客分享减碳节能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将节能减碳的理念推广至政府机关、企业、学校、民间团体、各个家庭,还让教师及物业管理单位协助,促使民众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节能环保,做到每人每天至少减碳一公斤。 除了教育宣导外,奖励机制也很重要,报道中所列举的“节电抽百万”、“金省能奖”只是众多奖励活动的代表。这些活动的奖金从哪里来?台北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从省下来的电费中抽取一部分,让它还诸于民,从而激励大众省出更多的电,也就省出更多的钱,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一切最终都是奔向节能减碳爱地球的目标。 除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倡行节能外,台湾的许多企业也积极加入这一行列,他们发布公益广告、出资举办活动等,以此来塑造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美誉度。 通过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台湾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以节能为荣,以浪费为耻。就像“你家的灯关了吗?”这样微小而体己的提醒一样,节能减碳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细枝末节,渐渐成为一种公众习惯和社会公德,落实到每一户,每一人,每一天。日复一日,积少成多,最终蔚为大观。 本报驻台记者林娟 |
相关阅读:
- [ 04-23]台湾反核成了政治嘉年华 电站30年没建成
- [ 04-22]台湾艺术银行购本土艺术品 “自己艺术家自己疼”
- [ 04-22]台湾防务部门:遭误判性别女子当兵一年 已协助退役
- [ 04-22]台南四月也“飘雪”(图)
- [ 04-21]纸熊猫告别台北 临行赴温泉博物馆“泡汤”(图)
- [ 04-21]全台唯一花树银行:种不好的花捐银行可获存折
- [ 04-21]感受“清洁哲学” 台湾大老板纷纷卷袖刷马桶(图)
- [ 04-21]仿韩星培养粉丝忠诚度 台湾歌手纷纷办生日粉丝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