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以史为鉴珍视新局:两岸学者谈《马关条约》历史

2014-04-18 09:0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4月17日是《马关条约》签订日。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两岸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两岸应以史为鉴,珍视新局,共同汲取历史教训,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张海鹏说,腐败的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在《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十分惨痛的一页,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1895年4月,清朝与日本议和,即将签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群情激愤。来京参加朝廷会试的台湾举人汪春源会同罗秀惠、黄宗鼎及在京任职的台籍官员叶题雁、李清琦,联名上书都察院,慷慨陈情,力主抗日保台。史称台湾举人“五人上书”。

汪春源的曾孙、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汪舟说,这次上书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爱国爱乡赤诚,也揭开了“公车上书”的序幕,直接推动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马关条约》签订后,全台军民“激于义愤,万众一心”,奋起抵抗。唐景崧、丘逢甲、刘永福等组织义军与侵台日军展开战斗,许南英等士绅也组织家丁乡勇阻击日军。在海峡对岸,举国上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和约反割台浪潮。

历史学家指出,台湾人民在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下,英勇抗争,不屈不挠,付出了60万人的牺牲。他们顽强坚守中华民族属性,顽强保持中华文化情感。

在日本侵台早期,简大师、林少苗、柯铁、黄国镇、罗福星、余清芳等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此起彼伏,先后爆发了北埔事件、林圯埔事件、苗栗事件、六甲事件、西来庵事件等,1930年更爆发了泰雅族同胞袭击日军的“雾社起义”。日本侵台中后期,由蒋渭水等人领导的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对日本殖民统治开展了政治和文化斗争,对台湾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海鹏指出,历史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台湾各族人民是心向祖国的,充分说明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的组成部分。台湾各族人民进行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和历史上台湾人民反抗其他外来侵略的斗争一样,是爱国主义的斗争,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珍惜。

“台湾人民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台湾人民没有缺席。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两岸同胞相互支持,命运与共。”汪舟说。

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说:“对历史留给台湾同胞的伤痛,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是中华儿女心头共同的创伤。把民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做一个走到哪里都受到尊敬的堂堂中国人,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

张海鹏认为,台湾的割让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伤痛。要说悲情,不仅台湾同胞有历史悲情,所有大陆同胞也有同样的历史悲情。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全体中国人已经抬起头来,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受任何外来列强的欺凌。

“两岸中国人要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教诲,共同汲取历史教训,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张海鹏表示,当前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一再打破现状,挑战中国的主权。两岸中国人要汲取历史教训,高度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蠢动。用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要督促台湾当局警惕日本分化两岸的图谋,不可上日本右翼势力的当。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王晓波表示,《马关条约》最大的启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当年中国被迫签订这样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因为贫弱。今天,两岸中国人应该团结自强,实现统一。富强起来,才不会挨打。

台湾知名历史学者戚嘉林说,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炫耀日本侵略朝鲜、中国历史的书籍仍在不断出版,两岸历史学界对此应该警醒。不仅要出版更多精品,还要让历史教育常态化、普及化,让这段历史不被忘却。

汪舟认为,在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密切两岸经贸关系的同时,更应该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加强民族认同。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一代,更要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受两岸共同的历史连结,传承台湾人民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

去年9月,“清代台湾进士碑帖展”在台南孔庙举行,汪毅夫、汪一凡和汪舟作为台湾最后一位进士汪春源的曾孙,联袂赴台参加了相关活动。汪舟回忆说,来自台南、彰化、新竹等地的民众,饶有兴趣地观看展览,为自己的乡贤高中进士的历史感到自豪。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历史荣誉感。

“以史为鉴,珍视新局。两岸同胞应该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共同担当,共同拼搏。”张海鹏说。(记者 查文晔李寒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