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两岸制造”小米红遍台湾 2万台红米54秒售罄

2014-02-25 11:07  任成琦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徐家傲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两岸制造”小米红遍台湾2万台红米54秒售罄

小米公司总裁林斌,轻车熟路地走出台湾桃园机场,一上出租车,就跟司机聊起来。话题是刚刚入岛就被炒得火热的红米手机。这位司机抱怨说,他和妻子同时在网上申购,妻子抢到了,他却没有。心有不甘的他打电话给台湾远传电信公司,想直接申请一台红米合约机。那边客服小姐的答复温柔有礼,却依旧让他无可奈何:“对不起先生,门号今天就可以给您,但手机要等待一个月才有货。”

当林斌在记者面前讲述这个故事时,眼神里泛着兴奋的光泽。“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与传统生产产能有限的矛盾。”

2010年10月,小米公司刚刚成立数月,林斌就和董事长雷军、联合创始人周光平3人踏上了飞往台湾的航班。“我们是去赶考的,因为全球最好的高端手机台湾都有,这里的市场竞争也比较开放透明,所以成了我们测试自己的一个标尺。”

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如今的信心满满,小米在台湾交出来一份靓丽的成绩单。2013年12月9日,首批红米手机在台湾销售。头顶“平价机皇”的光环,1万台红米手机在9分50秒内售罄。12月17日,第二批1万台在1分08秒内售罄。12月23日,8000台红米在25秒内售罄。2014年1月13日,2万台红米54秒售罄。

这背后,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这是一部拥有“两岸产业基因”的手机。设计、品牌在北京,配件制造在台湾。看看一部红米手机的构成便一目了然:联发科的CPU,友达的屏幕,光宝的相机模块,整个机身由富士康、英华达代工组装……全身从内到外的关键元器件,有多达34家台湾厂商的参与。

在北京市台办经济处处长刘清看来,这是一种两岸商业分工模式上的转变。之前,大陆企业给台湾企业打工的多。台湾出品牌,大陆出零件。“如今大陆一线的品牌,可以跟台湾一流的制造工艺来配合。”林斌表示。

小米在台湾成功,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台湾是小米境外市场的试验田,“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起点。“两岸携手走向世界,并非空话。”林斌认为,两岸企业作为生意合伙人,那种在国际上攻城略地开拓市场的自豪感,能让岛内消除不少疑虑。

2月18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会见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时,将两部定制版红米手机作为礼物交到了连战的手中。手机后壳上印着一句话:“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两岸携手的背后,是“两岸制造”正在成型。那就是把台湾人引以自豪的MIT(台湾制造)工艺质量和物美价廉行销世界的MADE IN CHINA结合起来,博采众长,锻造“赚世界的钱”的品牌和产业链。

小米在台湾的热销也带动了岛内的企业发展。比如为小米手机提供CPU的联发科,最初从小米公司那里得到的预估讯息是,每月为30万部小米手机供货。没想到开放网络预订后,小米手机供货需求一下子暴增数倍。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这情景,在与小米合作之前,台湾企业极少遇到。

“台湾有领先全球的高端制造技术,小米有独创性的互联网销售商业模式,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大获成功。”林斌回忆起2013年4月和远传电信合作时的期待。小米手机在台湾采取了官网直销与运营商合作两种互为补充的销售模式,销售情况一直火爆,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成功。

2014年2月中旬,台湾经理人杂志发布2014年1月网络影响力品牌调查报告,进入台湾市场时间不算长的小米击败三星,成为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品牌。

小米的努力没有丝毫停歇。林斌介绍道:新成立的台湾小米公司与岛内黑猫宅急便合作,力求订单送达提速;与台湾全家便利连锁店合作,方便那些没有支付宝的网友可以到店里及时支付购物;在台北与新北市早日开设“小米之家”,提升台湾用户的使用体验;马年里多搞几场和台湾粉丝互动的“爆米花”活动……

林斌曾好奇地问文前那位出租车司机,为何对小米这么钟情。这位先生答曰,价格便宜,使用起来流畅度不比台湾HTC差啊。或许直到林斌下车,他也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正是小米公司的顶层主管之一,而后者正在继续努力,把准台湾消费者的口味和脉搏。(记者任成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