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民进党版“一月政争”:谢苏重演2007年“互砍”?

2014-01-23 10:33  扶海涛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黄晓夏  
分享到:

中国台湾网1月23日消息 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私下评论现任主席苏贞昌的谈话,昨天被前“立委”郭正亮在网络披露。台湾《联合报》报道称,谢用语之重,俨如民进党版“一月政争”,让党内看见分裂的隐忧。但若苏贞昌的领导风格不变,即使不是谢苏互斗,也有苏蔡相争。

报道说,在陈水扁执政后期,苏、谢为角逐代表民进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机会,在党内初选砍得“刀刀见骨”,非常血淋淋。虽然谢、苏仍在2008年搭档参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但两人心结直到2012年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后,才见和解。

报道称,“政治是可能的艺术”,用在苏、谢身上,堪称贴切。因为,尽管谢长廷对当年被苏贞昌批为“奸巧”耿耿于怀,但他对内主张建立“宪法共识”,对外强调两岸“宪法各表”,并希望影响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进一步赢得重返执政,让他愿意尽释前嫌,与苏合作。

只是,“苏谢合作”虽化不可能为可能,但苏贞昌原答应由谢长廷主持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不但成立时间一再推迟,最后竟由苏亲自任召集人;而谢长廷自辟民共交流的“开展之旅”,既得不到民进党中央奥援,也盼不到苏贞昌肯定,两人合作基础也愈见薄弱。

报道批评道,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今年初的检讨报告,原本是外界检视民进党大陆政策能否转弯的关键,但其内容却乏善可陈,既无“检讨”,连“报告”都称不上,最后仅能以“纪要”勉强充数。而大陆政策的迄无进展,也成了压垮苏谢合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合作变成“不可能”,也是两人决裂之时。

报道强调,谢长廷的“宪法各表”,固然不是打开民进党两岸交流僵局的万灵丹,但苏贞昌嘴巴念着要“面对大陆”,实际上却还隐含保守的“反中”情绪,连“冻结台独党纲”也不敢接招,终于让谢对苏“乱无章法”显露不耐。

苏贞昌自恃党主席的战略位置,有利直取2016;谢长廷却认为民进党没有蹉跎改革时光的本钱,连蔡英文也不得不以基金会名义赴陆“前进之旅”。苏贞昌改革愈慢,党内同志愈着急。缓急之间,谢、苏重演2007年“互砍”情景,纵使教人心惊,却也不令人意外。(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