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版“一月政争”:谢苏重演2007年“互砍”?
2014-01-23 10:33 扶海涛 来源:中国台湾网 责任编辑:徐家傲 黄晓夏 |
分享到:
|
中国台湾网1月23日消息 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私下评论现任主席苏贞昌的谈话,昨天被前“立委”郭正亮在网络披露。台湾《联合报》报道称,谢用语之重,俨如民进党版“一月政争”,让党内看见分裂的隐忧。但若苏贞昌的领导风格不变,即使不是谢苏互斗,也有苏蔡相争。 报道说,在陈水扁执政后期,苏、谢为角逐代表民进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机会,在党内初选砍得“刀刀见骨”,非常血淋淋。虽然谢、苏仍在2008年搭档参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但两人心结直到2012年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后,才见和解。 报道称,“政治是可能的艺术”,用在苏、谢身上,堪称贴切。因为,尽管谢长廷对当年被苏贞昌批为“奸巧”耿耿于怀,但他对内主张建立“宪法共识”,对外强调两岸“宪法各表”,并希望影响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进一步赢得重返执政,让他愿意尽释前嫌,与苏合作。 只是,“苏谢合作”虽化不可能为可能,但苏贞昌原答应由谢长廷主持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不但成立时间一再推迟,最后竟由苏亲自任召集人;而谢长廷自辟民共交流的“开展之旅”,既得不到民进党中央奥援,也盼不到苏贞昌肯定,两人合作基础也愈见薄弱。 报道批评道,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今年初的检讨报告,原本是外界检视民进党大陆政策能否转弯的关键,但其内容却乏善可陈,既无“检讨”,连“报告”都称不上,最后仅能以“纪要”勉强充数。而大陆政策的迄无进展,也成了压垮苏谢合作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合作变成“不可能”,也是两人决裂之时。 报道强调,谢长廷的“宪法各表”,固然不是打开民进党两岸交流僵局的万灵丹,但苏贞昌嘴巴念着要“面对大陆”,实际上却还隐含保守的“反中”情绪,连“冻结台独党纲”也不敢接招,终于让谢对苏“乱无章法”显露不耐。 苏贞昌自恃党主席的战略位置,有利直取2016;谢长廷却认为民进党没有蹉跎改革时光的本钱,连蔡英文也不得不以基金会名义赴陆“前进之旅”。苏贞昌改革愈慢,党内同志愈着急。缓急之间,谢、苏重演2007年“互砍”情景,纵使教人心惊,却也不令人意外。(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
相关阅读:
- [ 01-23]民进党主席改选起波澜 游锡堃暗批谢搞分裂
- [ 01-23]民进党主席之争开打 牵动2016台当局领导人选举
- [ 01-22]谢长廷:若选民进党主席 就支持蔡选台湾地区领导人
- [ 01-22]谢长廷被曝对苏贞昌彻底绝望 选民进党主席态势渐明
- [ 01-21]传蔡谢结盟 “绿委”:会对苏贞昌连任造成威胁
- [ 01-21]蔡英文选党主席需考虑三点变数
- [ 01-20]蔡英文回应参选党主席:言之过早 视情势判断
- [ 01-18]民进党菁英民调苏贞昌掉第三 输给蔡英文赖清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