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两岸 > 正文

两岸学者提前聚焦首届两岸和平论坛畅谈期待

www.fjsen.com 2013-10-10 11:3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0月10日讯(海峡导报 记者燕子 驻京记者林静娴)

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即将于本月11日在上海正式登场。从“习连会”上的一个提议,到两岸为之奔走努力促成,其间种种不可谓不艰辛。对于论坛主题“两岸和平、共同发展”,两岸不同立场、不同“颜色”的专家学者,也各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对与会者来说,两岸的政治难题或许已经到了不得不面对的时候,这大概是“不是共识的共识”。尽管面对的方式,目前还只能从民间对话开始。

昨日,导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两岸的专家学者,提前聚焦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听听他们对论坛都有哪些期待?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

四大议题触及“难点”和“争议”

作为本次和平论坛的大陆主办方,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昨日就飞抵上海。他表示,和平论坛,顾名思义主要探讨政治议题。自从2005年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来,关于举办和平论坛一直得到两岸双方的努力促进。近几年来,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经济事务合作加深,如今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面对如何处理政治问题的时机。

周志怀表示,目前由两岸公权力部门正式地进行政治对话显然还有困难,所以就从民间出发,红、蓝、绿学者共同为两岸关系发展所要克服的难题集思广益。而最主要的目的,是能为明天的政治对话搭建平台,一方面借由这个平台向政策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也通过论坛对话,将知识界的声音辐射到一般民众中去。

关于论坛四大议题的设置,周志怀说,四大议题正是两岸先易后难里的“难”、搁置争议里的“争议”。他表示,这些是自2008年两岸和平发展以来涉及的重要的关键性、结构性问题,也是长期阻碍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比方说关于政治定位,是台湾方面尤其关心的。两岸关系目前在经济、文化、人员往来上取得大交流、大发展的形势已确定,但未来要如何巩固发展成果,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岸关系,这些难题都要面对。

上海台湾研究所副所长倪永杰:

希望透过论坛达到三个目标

倪永杰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和平论坛既然作为“首届”,其历史意义自然非同寻常。他说,和平论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举行,具有标志性、起点性的意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上所说,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倪永杰说,这些难题包括两岸对彼此的定位问题、“中华民国”存在与否问题、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还包括此前较少谈及的两岸军事安全。过去台湾在军事战略上总把大陆当做“假想敌”,实际上两岸同属于中华民族,应该合作共同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的完整,这就涉及两岸建立安全互信。另外在和平架构方面,则是要让两岸关系规范化、制度化。而除了要解决累积的问题外,还要关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比如大陆游客赴台、两岸公权力机构称谓、两岸经济主管部门是否能实现直接沟通等。

倪永杰认为,举办此次论坛主要希望能达到三个目标。首先,两岸民间进行政治议题探讨不仅有必要性,且时机成熟,这从双方的民意都可以了解到。希望通过论坛,能引导舆论,营造良好氛围,赢得两岸民众、媒体尤其是台湾民众、台湾媒体的支持。其次,民间探讨是为未来两岸进行政治对话预热。论坛若达成共识,就可交给执政当局来努力,若仍有分歧,可留待下一次继续探讨。相信讨论越多,误解越少,共识越多。其三,希望这种形式的和平论坛能够制度化地举办下去,这次在大陆,下次可能在台湾,不一定要一年一次,甚至可以一年两次,由两岸共同协办。

中共十八大特别提到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倪永杰强调,这样的安排并非一夜之间产生,也不是能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沟通,双向交流,提出建设性意见,赢得舆论支持,才能最终达到。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周志杰:

盼大家开诚布公、口说我心

将与会的周志杰教授表示,论坛对“和平”这一两岸关系主轴抓得精准,并且有广泛的代表性。“期待大家都能开诚布公、口说我心,能在这个论坛上触及两岸和平的制度化。”周志杰也说,当然要改变两岸在政治相关议题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问题,首先需要把两岸和平论坛这个平台制度化。

周志杰说,举办两岸和平论坛的提议,主办方之一的台湾21世纪基金会几年前就已提出。在今年2月的“习连会”上连战又提到。国台办张志军主任上任后第一次在平潭的两岸关系研讨会亮相时,也特别提议召开两岸和平论坛、探寻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之道。而此次协办单位中也有两个相对“深绿”的智库,这种参与别具意义。

在周志杰看来,如果说和平是两岸过去想要追求的目标,那目前就已经是需要维护的进行式,所以两岸的专家学者,才需要坐下来讨论如何把两岸和平制度化。在首届两岸和平论坛上,或许能达成的共识不会很多,但至少能把两岸不同观点记录下来,供官方在必须面对两岸政治上的歧异时,能有所参考。据周志杰介绍,以后两岸和平论坛或许会每年在两岸轮流举办,具体议题也都会在两岸政治关系、两岸涉外事务、两岸安全互信及两岸和平架构这四大主题下展开,希望来年能有更广泛的绿营智库参与。

台湾大学政治系名誉教授张麟徵:

望勾勒出两岸和平架构轮廓

虽然没有来沪与会,但张麟徵教授非常关注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她说,可以预见论坛上会出现不同意见,甚至火花四射,但仍希望两岸学界能够集思广益,勾勒出两岸和平架构的轮廓。两岸对政治定位、安全互信等问题有不同立场,但两岸关系要向前走,要突破,必须有提纲挈领的东西。而两岸间的政治关系,就是这个“纲领”。尽管很敏感,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得从垒第一块砖开始。

在张麟徵看来,两岸不同的内部环境,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存在影响。在两岸路线上,大陆内部相对声音一致,但台湾存在不小分歧。国民党在“九二共识”等问题上与大陆有共识,但同时对绿营的牵制力量有所顾虑,反映在两岸政治关系上,就相对自信不足。特别是目前马“政府”陷入“内政”泥淖,在两岸政治议题上缺乏积极作为的能力与勇气。而和平架构、安全互信及涉外事务等又与此环环相扣。

张麟徵表示,两岸和平论坛并不是官方主办,但从民间开始积累共识仍具有相当意义。“国民党不应该把‘一国两府’或‘一国两区’作为自己两岸政治定位的极限,要再勇敢往前一步,把这名称不同的‘两府’或‘两区’简约化为中国。”张麟徵认为,这些期许或许并不能在本次两岸和平论坛上一蹴而就,但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所在。

导报记者 燕子 驻京记者 林静娴

 

  • 责任编辑:徐家傲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