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陆生竞争力远超台生 台学者称比千枚导弹还惊悚

www.fjsen.com 2013-09-16 08:57  王文英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台湾网9月16日消息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薛承泰昨表示,2001年以后,当局还扩充大学数量,“很白目”,造成不优秀学生增加很多。从早上8时的大学校园来看两岸学生表现,岛内学子与大陆学生间的竞争力落差,“比大陆1000枚导弹瞄准台湾还让人觉得惊悚”。

  落差太大 学者忧心

  台湾教改总体检论坛昨天举行10周年纪念活动,薛承泰应邀演讲“少子化和教育发展”。据统计,台湾1951年起每年出生人数约40万人,1976年达到最高峰的42.5万人,之后不断下降,去年出生人口23万人。少子化对岛内教育造成大冲击。

  薛承泰说,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一批人,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经历大班大校以及进不了大学的困难,1994年时,他们的小孩要读高中或大学了,因此在410教改行动中喊出“广设高中大学”的口号。

  广设大学 埋下祸根

  1994年时,岛内高教净在学率(学龄人口进大学的比例)约30%,算是偏低,需要多一点大学。但到2001年时,净在学率已达到50%,大学已经够多,不需再扩充。在世界各地,高教净在学率达到70%已是顶峰,不太可能更高。

  薛承泰指出,2001年起,当局还继续扩充大学数量,套一句年轻人的用语,就是“很白目”。2011年台湾高教净在学率已达69.9%,已是最高峰,未来学生来源只会变少,大学数量若还这么多,一定会出问题。

  薛承泰说,台湾这么多人读大学,跟以前比,优秀的学生没有减少,但不优秀的学生却增加很多。现在台湾学子要更有竞争力,未来才能支撑社会发展,但比较两岸大学生学习态度,却有很大不同。

  学习态度 彼勤我惰

  薛承泰表示,早年台北市交通环境没有现在发达,学生每天搭公车,常不知何时可以挤上车、何时可以到校,但他们仍努力的赶着去上早上7、8时的课。

  现在呢?薛承泰说,岛内许多大学将3学分的课安排在早上9时到12时,但有约一半学生只赶得上2小时。看大陆状况,在早上8时,就算不是北大、清大等名校,其它二线大学也能看到学生争相进教室准备上课的积极态度,反观台湾则多半是空荡荡,这种落差“比1000枚导弹瞄准台湾还惊悚”。(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