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台湾已经进入“公民社会”了吗?

www.fjsen.com 2013-08-20 16:25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自从8月3日“白色大游行”之后,岛内不少评论都说台湾将进入公民社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次运动的人数多,却没有政党色彩,主要是由一般网民靠网络串连发起。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0日发表评论认为,这样的说法,把公民社会看得太简单了。

文章说,就拿这一次反对拆大埔的社会运动来说吧,能算是公民社会的代表吗?参与者有学生,有教授,有农人,有当事人,但仍不至于称为公民社会的运动,因为当中更多的恐怕是一些跟随他人起舞,不知独立思考的群众。

文章进一步说,苗栗县政府拆大埔,是违法滥权吗?违反公共利益吗?事实上,苗栗县政府是根据台湾的“土地征收条例”来征收土地,该条例的目的是“为规范土地征收,确保土地合理利用,并保障私人财产,增进公共利益”。就公共利益而言,同意户有九百户,就私人财产而言,不同意户有四户。依该条例,政府征收均依市价补偿,这也是兼顾私人财产。

文章指出,换言之,政府为了地方发展,有整体的考量,并非毫无道理,否则“立法院”也不需要制定土地征收条例。如果认为私有财产至上,那“立法院”制定土地征收条例,今天反对拆大埔的人当初就应该到“立法院”抗议,或者声请“释宪”,看大法官解释其“违宪”与否。政府拆大埔,代表的是不同价值间的冲突,在公民社会中,这种冲突需要更多的讨论,而不是其中一方就认为自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既然没有非正义的一方,反对拆大埔的一方又如何能以如此激烈的行动来向政府抗议。政府如果有法律不行动,那九百户的人是不是又要向政府抗议? 公民社会是建立在理性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上,这几场运动,恐怕离公民社会还有一段距离吧!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