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张志军回应服贸协议在台遭质疑:望同胞把握机遇

www.fjsen.com 2013-08-13 1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13日在江西赣州开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全文:

尊敬的吴伯雄荣誉主席和夫人

尊敬的饶颖奇理事长和夫人

尊敬的林文漪副主席、许嘉璐副委员长

尊敬的强卫书记、鹿心社省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素有“客家摇篮”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共同出席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对活动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两岸嘉宾致以诚挚问候!我要特别感谢吴伯雄荣誉主席和饶颖奇理事长专程前来出席今天的盛会,充分体现了吴主席和饶理事长对客家乡亲的深厚情谊和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视。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文化传承和血脉亲情,敢于创新、勇往直前的伟大民族,而客家人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特殊传承者。千百年来,客家先民由中原故土迁徙南方各地并走向世界,翻山越岭、漂洋过海,经历无数磨难,形成了崇先报本、爱国爱乡、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客家文化传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客家人不管走到哪里,始终情系故土。铸就了中华五千年深厚文化,历经艰苦环境淬炼的客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抚今追昔,台湾客家乡亲作为台湾同胞的杰出群体,为开发台湾、建设台湾做出过重要贡献,时至今日已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台湾客家同胞身上体现的爱国爱乡、深明大义的民族精神,必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两岸客家乡亲的热情参与下,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两岸客家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传承客家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同胞感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也高兴地看到,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大会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参展客商上万人,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的品牌性活动。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经济,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2008年以来,两岸通过平等协商,签署了19项协议,解决了两岸在通航、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了两岸经济关系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给两岸同胞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事实证明,两岸通过签署协议消除两岸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制度化障碍,是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可行和有效方式。

最近一段时间,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受到台湾各界高度关注。台湾有一些担忧和质疑的声音,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也看到台湾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和企业团体对这一协议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服务贸易协议有利于促进两岸人员、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实现两岸服务业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整合效率,激发两岸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使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两岸特色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进而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两岸产业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协议实施后,将大大拓展两岸服务业合作的空间,特别是为台湾服务业开拓广阔的大陆市场提供新的助力,为台湾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随着两岸关系的继续发展和ECFA货物贸易、争端解决等协议的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安排将更加全面,两岸经济合作的环境也将进一步优化。我们希望两岸同胞珍惜和把握机遇,加强合作,相向而行,增强两岸经济和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共创中华民族经济美好未来。

江西是大陆中部重要省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文荟萃。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两岸关系全面改善和发展的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客家文化优势,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赣台经贸合作,优化投资环境,台商投资聚集度不断提高。同时,江西在承接沿海地区台资企业转移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国台办和江西省政府共同批准在南昌、赣州等四市五个工业园设立了“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当前,赣台经贸合作方兴未艾,潜力巨大,希望台湾朋友们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江西,投资兴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将继续对赣台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予以支持。

最后,祝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来宾事业兴旺,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 责任编辑:刘玮  陈瑜辉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