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云”起来 龙应台推广“云网站”
www.fjsen.com 2013-08-02 09: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龙应台推广“云网站”。 每个人为文所化,文化才能真正展示出自己的力量,才能变成软实力。 如果图书馆、博物馆、剧场、文化景观与普通人疏离,就沦为点缀或形象工程,文化成为点缀,社会就没了文化,再有钱也是暴发。 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艺术相融,就要让文化设施像菜店一样贴近人群。 台湾文化管理部门借助计算机“云”概念,最近开通“文化云”网站,把台湾各地的文化信息一网打尽,无论你身处哪里,都能查到附近的文化设施、景点、资源,宛如一张文化地图常伴你身。 “云”知道 这个网站有什么用?在推广介绍网站的记者会上,一个小短剧形象说明文化设施如何通过网站贴近人群。两个好哥们儿出去旅行,一个平板电脑在手,到了花莲想逛逛二手书店,上网找到了;到了南投想歇歇脚,上网找到了“工艺之家”;到了屏东想买点儿少数民族艺术品,上网查到了“勇士之珠创作坊”;回到台北,想看看新展览,上网一看,近在眼前的华山文创园区正在举办“人权影像特展”。“云文化”网站(cloud.culture.tw)设文化地图、艺文活动查询、导读故事、街道博物馆、APP等频道,点进文化地图,又可看到综合查询、公共艺术、文创商店等的细分条目。点进街道博物馆,可以看到眼前景物的百年旧貌,比如你身处高雄车站,想知道这个车站几十年前的样子,点进街道博物馆的“车站”,找到高雄车站,就能看到70年前,你脚下的土地上,一位穿马靴佩长刀的日本军官正神气地走出车站,着制服的铁路工人恭身施礼,车站前停着一辆敞蓬车,一个背对镜头的人弯腰拉开车门迎候……历史与现实在屏幕上交汇碰撞,有了这一次点击,相信高雄车站会给人更深刻的记忆与了解。 龙应台的感想 龙应台现身云文化网站推广会,她谈到她的一些亲身经历启发她推动文化资源“云”起来。她说,有次她在德国乡下发现了一个小书店,而且看到店主通过网络订书,“一个乡下的小书店,因为云端而拥有了全世界”。在英国伦敦著名的皮卡地里大街上,上网就能看到这条街百年来地景的变迁。而在台湾,因为写作需要,她千辛万苦搜寻一本珍贵的海军日志,最后得知这本日志藏在高雄左营,她想去找时,被告知因为台风淹水资料已经没有了,“如果史料可以上传到云端,就不会有湮灭的顾虑”。 龙应台介绍,这个网站就是一个文化资源的整合,比如“中央社”的老照片、“中央广播电台”的老录音,“这么多年以来,有多少人、重要人物的声音记录在里面,请问我们有没有机会去接触它、看到它、被它感动?我们的学者是不是能随时拿到它,是不是能够用它来产生文化产值?”龙应台认为,这些资源如果未来都能上网,对于研究者、历史学习者、文创工作者都会是宝藏,文化资源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衍生的新价值。 文化资讯有市场 台湾文化管理部门介绍,文化云网站去年11月试运营以来,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情况下,6个月下载量高达1.2亿笔,显示文化资讯的需求量很大。 “文化云” 体现的是整合、行动与分享。整合即解决文化资源分散、各类文化机构闲置和重复建设的问题。行动即运用移动上网技术,将各地各机关现有的网站与资料库内容整理后提供给人群随取随用。分享就是开放文化资源与资讯,构建社会记忆库,促进全民参与文化活动与建设。 邀请全民参与,就要提供便利的方式,文化云网站的APP运用就提供了这样的便利。智能手机使用者只要刷一下文化云APP,就可搜寻最近的文化设施、公共艺术、展演活动,并可直接在线订票,真像走到便利店买点儿日常用品一样方便。 为普通人提供文化生活的方便,只是文化云的第一步,之后,网站还将建立公众记忆库、文化工具箱、博物馆解说系统,规划以文学、历史、电影、工艺、美术、传统艺术、文创、文化资产等为主轴的旅游线路,把服务的对象从市民扩展到游客。 这朵“云”把高高在上的文化载向庶民大众,让柴米油盐的生活有文化艺术的滋润。(本报记者 陈晓星 文/图)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5]龙应台回应钮承泽事件:很可惜但桥归桥路归路
- [ 07-02]艺术家李国修辞世 龙应台:就像一位小学同学走了
- [ 06-08]探访陶艺小镇 龙应台扶植台传统工艺要"量身定做"
- [ 05-23]龙应台后悔做官 称台湾社会充满负面能量
- [ 05-23]龙应台做梦后悔从政 李鸿源:我没时间后悔
- [ 05-22]龙应台称每天都后悔当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
- [ 05-14]台"部会首长"满意度调查:李鸿源最高 龙应台第二
- [ 05-10]李安回“家”:配合龙应台 为台湾电影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