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香港对话:试探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www.fjsen.com 2013-07-03 09:13 潘锡堂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7月3日讯(《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台湾淡江大学大陆所教授潘锡堂) 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和大陆涉台智库在港合办研讨会,并达成若干共识,虽有助于民共两党“面对差异”、“了解差异”,但要做到“超越差异”,仍有一段漫漫长路要走,只能说这是一场试探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的对话。 大陆方面相当重视谢长廷,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深圳亲自会见谢长廷并闭门交换意见。其主因是大陆方面认为谢长廷一向提出较务实的主张,如“一国两市”、“宪法共识”等论述,当然大陆也期盼谢长廷的“登陆”能发挥“扩散效应”,进而带动民进党的转型。 然而,在香港研讨会上,谢长廷强调,“九二共识只是国共共识,无法作为长期稳定的政策架构”,与大陆一再主张“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的立场背道而驰。他同时认为,国共垄断两岸交流,造成台湾人民疑虑不安。尤其,谢长廷大谈应缩小差异,促使民共破除误解、缓和对抗,却提不出具体可行的对策。他又认为,两岸不该再谈统“独”问题,大陆不要因民进党是“台独”就拒绝对话。谢长廷的说法无法解决民共交流困阻的问题,反而凸显“台独”正是两岸和平的绊脚石。试想,民进党不弃“独”,所形成的民共差异又如何化解? 值得注意的是,谢长廷此次赴港办研讨会,民进党内只凭一句“放鞭炮”,就大肆“围剿”谢,甚至“独派”还放话“谢若退党,就放鞭炮”。其实,民进党谈两岸,“表态”一向多过具体“论述”。民进党批起“九二共识”、“宪法各表”,贴别人“卖台”标签总是不留情面;不过,却一直拿不出一套能代表民进党,也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处理两岸议题的可行论述。 民进党总习惯拿“交流不要设前提”或“中国先要实现民主”合理化自己的原地踏步;使得在面对两岸议题时,只能狗吠火车——声音很大,力量很小。吾人期待谢长廷能发挥影响力,利用其在党内“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在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一事上多所着力,这才会是一项重大成就。 即使党内批判杂音不断,在民进党缺乏两岸务实论述的情况下,谢长廷俨然已成“红绿对话的代言人”。“红绿香港对话”虽具一定意义,但如同余克礼所长所言,谢的主张虽可行,但尚未成为民进党内主流。所以,担任党主席的苏贞昌是关键,由于苏的“台独”立场仍丝毫不变,实在看不出民进党近期有调整两岸政策的可能性,这也使得此次“红绿香港对话”仍难建立民共党际的对话平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3]两岸联合保钓还有多远?
- [ 01-15]两岸关系再赢难得发展机遇
- [ 12-12]“两岸小组”:又一把“空心蔡”?
- [ 12-04]“大选”辩论 蔡的新“两岸政见”只活一天
- [ 12-03]学者看法:抢抛两岸政策 蔡为弱项打预防针
- [ 12-03]辩前先攻 蔡英文谈两岸“急就章”
- [ 03-10]海基会成立20周年——见证两岸风雨情
- [ 04-29]连战:所有人民都愿意看到两岸对话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