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社会 > 正文

台湾写真:探访105岁老画家王攀元

www.fjsen.com 2013-05-05 08:49  董会峰 郑巧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宜兰5月4日电 题:探访105岁老画家王攀元

中新社记者 董会峰 郑巧

在台湾,有一位为人低调、“内省”型画家:他1949年从大陆来台,历经贫寒,数十年坚持创作;他的作品较少展出,至今未“登陆”,却在岛内名声远扬。

他,就是有“画布上的诗人”之称的王攀元,今年已105岁高龄。

5月4日,趁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赴宜兰市访视王家之机,中新社驻点记者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到这位“百岁人瑞”矢志作画及其背后的故事。

老人家住在二楼,近几年已很少下来,说话迟缓,但逻辑仍清晰。他说,当年承蒙上海美专刘海粟校长和潘玉良的教诲,欣慰的是,自己2001年得到台湾美术界最高奖项“文艺奖”,没有给上海美专丢面子。

王攀元还表示,自己早年孤寂、生活困苦,一块木板白天是画板,晚上做成睡床,有时饿到只能喝白开水,但他一直期勉自己、努力习画。

王攀元,江苏徐家洪人,出身望族,从小就喜欢用写字的毛笔画画。1926年15岁时考入淮安中学,1933年考取复旦大学法律系,上了不到两个月,因志趣不合,即转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我父亲是个孤儿,当年在上海美专求学时,家里不肯资助,又遭遇伤寒,差点病死。还好,有一个季姓红颜知己,在医院里精心照顾他,直至父亲康复。两人还约好一起去法国进修,父亲回江苏家乡要钱不成,又赶上卢沟桥事变爆发,两人无缘再见面。”王攀元的小女儿王多慈如是说。

站在父亲创作的水墨画《一江春水向东流》前,王多慈说,父亲一直挂念那位女友,创作了这幅画,表达他内心永远的遗憾和挂念。

在儿女的心目中,王攀元是一个做事不计较、不爱名利、远离热闹、做事严谨的人,同时不乏浪漫色彩。去年退休、搬来陪伴父亲的王多慈说:“我父亲蛮尊重儿女的学习态度。他除了作画,最爱读书,古今中外的书,他读了很多。此外,他还会弹钢琴、拉二胡。”

记者注意到,王攀元家中摆满了书,以美术、绘画、文学为主,其中还有一本大陆作家所著的《往事并不如烟》。

王多慈说,父亲和同为江苏人的母亲1949年辗转来台后,家里一度揭不开锅,父亲仍在教学之余坚持作画,当年所创作《泣血的太阳》,表达的就是连太阳都为他哭泣的心境。

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后,两岸往来渐趋频繁,但王攀元一直没回江苏或上海。但他的心,仍系着大陆。画为心生,他所创作的至今摆在家里的《桂林山水》、《雪景》、《江南烟雨》等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比如,《雪景》中隐约可见的雪笼茅草屋,很可能就是他小时候在江苏老家的记忆。

“父亲的画作,他都要亲自打理,交给别人不放心。这是他办个人画展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多慈透露,父亲常常说,“画是我的生命”。最近2、3年,他行动不便,但仍时刻想着他的画作。每晚睡觉时,他的周边摆满了画。夜里醒来,他想到了哪幅画,就让家人拿过来,摸一摸、看一看,才继续睡去。

王攀元在97岁时,画了《英雄泪》。王多慈说,那是她父亲封笔前所作的最后一幅画。(完)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