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会首任副秘书长刘刚奇忆汪辜会谈
www.fjsen.com 2013-04-27 12:04 来源:中新社 我来说两句
20年前的4月27日,汪辜会谈在全世界聚焦下于新加坡登场,成为两岸对峙40多年后首次受权民间团体高层间的商谈。当事人之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副秘书长刘刚奇指出,这一官方授权、民间出面的商谈模式为两岸独创,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自澳门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职务上退休已6年,刘刚奇近日在北京的住所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这位身高达190公分的清瘦长者,言谈间仍让人感受到当年那位海协会紧急联络人的干练、严谨。 刘刚奇开门见山指出,两岸政治对立、军事对峙、经济封锁40多年后,第一次汪辜会谈之所以能成行,要将其放在两岸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才能有明晰脉络。 他说,海基会、海协会是应运而生的。在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当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不得不采取措施为两岸关系“松绑”,两岸往来突然热络起来产生人身安全、经济纠纷以及法律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双方都亟需建立一个管道、由相关组织机构来有序加以解决,使两岸交流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此外,两岸商谈“官对官”、“党对党”路径在当时都不可行,唯一剩下“民间对民间”的形式;当时台湾方面坚持一个中国;1992年10月两会更在香港商谈中就“如何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进行讨论,形成后来通常所说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海协、海基两会人士都有发展两岸关系的愿望。 刘刚奇告诉记者,其实上述种种促成因素,用汪道涵在会谈前接受港澳媒体联合采访时讲的一句话就可涵盖,即“为了中华民族包括二千万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两岸同胞应更具前瞻性地面对未来,把握住国际发展的趋势所赋予我们中国人的历史机遇,以宽阔的胸怀向前看,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共同振兴中华”。 在刘刚奇的回忆中,两岸关系这历史性的一步,因汪辜二老温文儒雅、举重若轻的特质,于紧张节奏下更不乏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光彩。 当时陪同汪道涵从北京启程,刘刚奇就注意到,虽身经百战,汪老却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总笑呵呵的。在飞机上聊天,话题也是逛书店;汪老说他喜欢看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书。 作为上桌谈判的亲历者,刘刚奇记得特别清楚,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时许,汪老和辜老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四楼会议室历史性地伸出手,紧握在一起。周围是海内外200多名记者,为满足记者要求,二老来来回回握手四次,“汪老还特别风趣地讲,我们是做义务演员啦。听到这一句,大家都乐了”。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