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台湾时政 > 正文

行李炸弹案催生台反恐“立法” 草案3个月内端出

www.fjsen.com 2013-04-19 07:23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催生反恐“立法” “警政署”表支持

高铁炸弹案可能再度催生台湾“反恐怖行动法”立法;“警政署”和学者都说“乐见其成”。警察大学教授汪毓玮说,“专法”授权执法,警察才能采取必要手段防止恐怖攻击,但更重要的是全民反恐。

汪毓玮是警大恐怖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长期研究恐怖组织和恐怖攻击事件。他说警察考量人权,处理一般刑案是被动执法,恐怖分子会滥杀无辜,人权必须限缩;没有“反恐法”授权,警察很难事先防范。

汪毓玮认为,当局反恐专业待加强,很多人、事“程度未到位”,很难发挥协调、指导功能;维安特勤队的反恐设备太老旧,当局应重视设备汰换、更新,“警察保护不了自己,就不可能保护人民。”

“警政署”保安组表示,“警政署”在美国911事件后成立“防恐科”,负责统筹各警察机关反恐教育训练事宜,每年机场“平安演习”、港口“港安演习”和货柜查察“货安演习”,都有反恐科目演练,十年来从未间断。

当局目前区分九大恐怖攻击类型因应小组,其中“暴力恐怖攻击”由“警政署”负责,但反恐作为要靠各部门合作。

保安组长黄清福举例,如歹徒在跨年夜引爆炸弹,并在捷运释放毒气之后搭船逃逸,除了“警政署”,就需要“环保署”和“经济部”的反恐成员协助。

  • 责任编辑:黄晓夏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