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因素在台发挥重要影响 "台独"立场难以为继
www.fjsen.com 2013-01-29 10:30 陈星 来源:法制日报 我来说两句
随着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两岸关系中的对抗性色彩越来越弱,而合作的因素则日益增加,如何在这种新形势下与大陆打交道,是民进党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既然要合作以寻求更大的发展,就需要增进了解,建立互信,否则的话合作根本就无从谈起。民进党一贯习于对抗性结构下的对抗性动员模式,以对抗国家统一的“台独”诉求作为政治动员工具,鼓吹两岸的仇恨和敌意。这种对抗模式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两岸没有如此紧密联系和交流的情况下尚有生存的空间,但是在两岸对抗性色彩趋弱的情况下难以为继,两岸的误解和敌意日益减少,交流和了解不断增加,客观上成为推动民进党调整对抗性思维的内生动力。 自2008年下台以来,民进党虽然没有对两岸政策进行系统检讨,更没有放弃“台独”立场的意思,但是该党内部对两岸论述反思的声音一直存在,要求务实应对两岸关系的主张成为主流。2012年台湾最高领导人选举过程中,民进党既无法炒作两岸议题,却又不愿改变“台独”立场,致使两岸论述模糊不清,选举再次败北,党内要求检讨两岸路线的声音再一次出现并日益高涨,改变与大陆互动模式的尝试也逐步展开。在这种背景下,民、共之间通过适当渠道展开沟通,使民进党更加准确地了解目前两岸关系的基本样态,是促使其务实调整两岸政策的关键步骤。 当然,很难期望许添财一次参访就对民进党或者对他自己的“台独”立场产生多少影响。不过,民进党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向务实调整的方向发展却值得肯定。同时,这也意味着民、共之间的交流渠道不断拓展以及民进党对两岸关系和大陆政策的认知正在发生渐进性变化。这种认知变化不断累加,最后一定会促使民进党两岸政策出现根本性变化。(陈星)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 [ 01-29]年金改革方案即将出炉 民进党主张退休年龄应一致
- [ 01-28]台中“立委”补选失败 苏贞昌有得有失
- [ 01-28]民进党受“独派”牵制 两岸路线转型受困
- [ 01-28]民进党与其火大 不如理性解决问题
- [ 01-28]评论:民进党人士应多到大陆走走看看
- [ 01-26]台中市“立委”补选 失焦的“罢马第一枪”
- [ 01-24]民进党玩“公投”——兴风作浪
- [ 01-24]民进党“罢马”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