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金门引陆水:角色转变诠释两岸关系

www.fjsen.com 2013-01-28 15:17  港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马英九1月12日巡视金门时表示,自大陆引水到金门,以解决金门缺水问题,很快就会定案。香港中评社27日发表社评文章指出,金门作为台湾本岛的离岛,离大陆最近,其与大陆开展交流合作的天然的地理优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被彰显出来。金门角色的成功转变,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好诠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金门乃至台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台海营造了一个和平安宁的大好局面。

社评摘编如下:

马英九1月12日巡视金门时表示,自大陆引水到金门,以解决金门缺水问题,很快就会定案。台“经建会”主委尹启铭随后亦宣示,将在半年内完成有关金门“免税岛”的规划。据悉,福建目前已确定了两条备选跨海供水线路。至此,金门引陆水之议题,旷时10年之久,今终有了眉目。

金门角色的转变,缘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如今,当人们置身金门,川流不息的游客为金门增添更多的是繁华与安宁和谐,金门与大陆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更加紧密。当年的炮声远离了人们的记忆,过去的前线阵地,变成了两岸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前沿。金门角色的成功转变,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好诠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金门乃至台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台海营造了一个和平安宁的大好局面。这一和平局面缘自于2008年以来两岸走和平发展路线,缘自于两岸人民为台海和平的共同推动。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两岸人民的心声。两岸本是一家人,和平发展最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两岸民心所向。两岸之前的对立、紧张,原因在于因政治分歧两岸走敌对之路线,两岸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到两岸人民的交流交往,影响到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金门在两岸的对抗中身受其害,当年的炮声让人们恶梦连连,金门百姓终日惶惶不安,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百姓生活水平低下。

而随着两岸走和平发展路线,掀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篇章。金门在两岸交流交往中的前沿地位日渐突出,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地区之一。“小三通”为金门旅游业创下佳绩,带动金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金门不再是一个沉寂之岛、落后之岛,今天忙碌而太平的金门,再次证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的完成正确,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伟大举措,得到两岸人民的普遍赞颂。

金门在两岸战略地位的重大改变,金门角色的转变,彰显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前迈出更为重要的一步。

金门引陆水,将助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金门岛屿小,蓄水不易,长期面临缺水的问题。金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0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警戒线。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早李登辉、陈水扁当局,皆因两岸情势紧张,金门引进大陆水之议题受阻。

而2008年以来,“小三通”为金门带来大量采购免税品的大陆观光客,游客的增多,金门缺水问题更迫在眉睫。随着马英九视察金门引进大陆之水的表态,金门引用陆水,可谓“十年磨一剑”,总算得到了一个说法。

台当局之所以明确表态决定引大陆之水,解金门长年缺水之现状。一方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是大的发展趋势。金门引进陆水是两岸合作的另一个典范,更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另一方面,金门缺水本身就是个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也是台当局首要任务之一,引进大陆之水也就顺理成章了。

引大陆之水,从深层意义上讲,说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前更进了一步,也向世人展现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下,两岸间的交流合作向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方向发展,实现两岸关系更进一步深化。

金门可建自由贸易区,打造两岸全方位合作的先行示范区。

台当局对金门引陆水是务实面对解决问题,但更具重要的意义的是观念的彻底改变,将金门从两岸军事前线转变为两岸和平发展前沿的战略思维调整。

金门作为台湾本岛的离岛,离大陆最近,其与大陆开展交流合作的天然的地理优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被彰显出来。正是因为金门独特的区位优势,台当局更应该将金门作为下一步的战略规划与开放的制高点,把金门打造与大陆合作的先期示范区台当局应积极考量将金门乃至马祖规划为两岸和平发展的试验区,或者是经济特区,和大陆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对接,建立金马和平潭间的自由贸易区,把金门打造为全面发展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先期示范区。

金门示范区若能成功,将起到探路示范作用,将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两岸开启政治对话,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 责任编辑:孙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