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民进党费力动员 游行诉求难得共鸣

www.fjsen.com 2013-01-08 15:15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民进党为了宣传动员1月13日“火大”游行费尽心力。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日发表社评指出,动员人数多寡对游行来说异常重要,若不是动员出现困难,又怎会避免人数不足而采用一支队伍的游行路线?在野党有游行动员群众来督促执政党施政的权利,师出有名就会发挥监督效果,否则会面临费力动员的情况。民进党如此费力动员,不正说明游行诉求无法得到太多共鸣吗?

社评摘编如下:

民进党为了宣传1月13日的“火大”游行,党主席苏贞昌日前特别上广播节目,提出游行的三大诉求为:换“内阁”救经济;反媒体垄断,要求驳回“壹周刊”、“苹果日报”的交易案;召开“国是会议”,改革劳保、农保、军公教退抚等退休制度。这样的游行诉求,看似合理,可是其中却充满值得商榷之处,更何况前后诉求不一,不知究竟真正的诉求为何?

犹记去年12月苏贞昌提议要举办游行的诉求,是马当局改革步调错乱,经济衰败、物价飞涨、民生痛苦,对壹传媒交易案又迟不表态,其中召开“国是会议”并不在其诉求范围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召开“国是会议”就成为该党发动游行3大的诉求之一。前后不一致的诉求,恐怕就不是单纯为了表达诉求而已,否则应该在发动之初就已规划好,而不是边走边修。

就因为诉求不明确,民进党借前台南县长苏焕智日前才会指出,对于当前的政经环境,民进党提出具体政策主张,远比搞火大游行重要!现在只是讲马英九下台,却没有具体主张,“游行是要干嘛?”并认为游行走完后就不了了之,只是耗费能量,改革效果有限。在苏焕智之前,其实已经有许多民进党人士对游行,表达过许多不同意见,只是未获采纳而已。

既然表达诉求不是主要目的,测试领导权威就成为检验游行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于是动员人数多寡就异常重要。为避免动员人数不足,造成兵分多路游行的场面会太难看,民进党遂一改过去采取两路以上游行路线的方式,1月13日游行规划采取的是一支队伍的游行路线。

民进党发言人林俊宪对此特别做出澄清表示,游行当天仅安排一支队伍纯粹是申请路线考量,除了希望集中力量,也不愿对台北市交通造成太大影响;并强调,不管兵分几路,群众最后还是要到凯道举行晚会,路线多寡并非重点。过去兵分多路时都不担心对台北市交通造成影响,为何现在不影响交通反而成为关切重点呢?

有论者指出,自2008年失去“执政权”以来,民进党至少主办过5次大游行活动,每次都至少安排两条以上路线同时进行,最后再集结会师以壮大声势。可见交通问题从来就不在民进党考量游行的变项。若不是担心动员人力不足,又岂会如此?

此外,若不是动员出现困难,民进党“立院党团”又何必为了要凝聚火大氛围、提高游行能量,对该党“立委”发动委员会动员令,要求每个委员会都能烧出议题,达到遍地烽火的目的。一场火大游行办得如此费力,代表老百姓不是那么认同民进党所提出的游行诉求。君不见当初百万人围城要陈水扁下台的场面,有任何人在下达动员令吗?

由此可知,只要在野党在游行时提出合理的诉求,是能够得到多数老百姓支持的,根本不需要求中南部“立委”每人的动员责任额是三辆游览车。既然仍要用游览车动员,又不采取集合便利性及不影响周边交通的兵分多路方式,疏散人潮,不是摆明了就是为上街而上街,却又担心动员人数不足吗?

在野党当然有游行动员群众来督促执政党施政的权利,只是要师出有名,就会发挥监督效果,否则就会面临费力动员的情况。民进党如此费力动员,不正说明游行诉求无法得到太多共鸣吗?

  • 责任编辑:孙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