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2013两岸关系继往开来 展开新篇章

www.fjsen.com 2013-01-05 15:10  港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201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新年贺词,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新年的祝福。香港中评社1月4日发表社评文章指出,2012年对台湾及两岸都是不平凡的一年,2013年两岸关系将继往开来,由此展开新的篇章。

社评债百年如下:

2013如期而至。新年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31日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发表了题为《携手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新年贺词,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新年的祝福。胡主席在讲话中表示,2013年“我们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1月1日新年元旦,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新年茶话会上发表讲话。对于两岸关系,习近平指出,刚刚过去的2012年两岸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2013年要继续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他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节日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好。

同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也发表元旦祝词。他在讲话中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领导人都应将确保台海永久和平当成首要之务。两岸交流越制度化,两岸人民对彼此的认识越深入,两岸的和平也就越巩固。他盼望与“中国大陆新领导人习近平先生”,在巩固“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全面扩大与深化两岸交流。

过去的2012年,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保持了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在过去4年和平发展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新成果。两岸领导人在新年来临之际,回首过去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展望崭新的一年,对于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均抱有很大的期望。

2012年对台湾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岛内政局来看,2012年年初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及“立委”两场重要选举,马英九成功连任,国民党在“立法院”维持过半优势,稳住阵脚,有效遏制了实力急剧下滑的势头。选后,国民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政党转型,深化党务改革,加强“以党辅政”,增进党政间协调合作。马英九提出“拼经济、重社福”的目标,但受岛内外及主客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国民党积极努力施政,效果却不理想,施政困难重重,执政优势渐失,发展势头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内政改革方面,美牛进口案朝野尖锐对立,禽流感延报、证所税改革、油电价格双涨风波一个接着一个,加之泛绿阵营煽风点火,民众不满情绪高涨,至5月20日就职,岛内一片“呛马”、“批马”声。连任就职月余,又爆马的亲信、时任“行政院”秘书长要职的林益世索贿贪腐案,在岛内掀起巨大的政治风波,令原已陷入困境的国民党雪上加霜;此后军公教福利待遇、工资调涨、劳保金危机等问题再掀一波又一波波澜,重创马当局,马英九及其执政团队支持度、满意率一降再降,创下新低。马英九连任后虽组建了“财经内阁”,制定了经济发展规划,但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台湾外向型经济始终低迷,GDP增长从“保四”变“保一”,至2012年底,岛内经济形势未见根本性好转,岛内民众无感现象依然突出,这些都对马当局执政造成消极影响。

从岛内反对阵营来看,民进党作为最大的反对党,在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利后,党内低迷不振,调整两岸政策的呼声一度甚嚣尘上。但随着马当局施政不利,民进党重新回到为反对而反对的旧有道路上来,特别是5月党主席改选,民进党内部掀起新一波派系之争、路线之争。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后,受制于深绿派系的制约,其两岸政策愈发保守,党内两岸政策调整也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有民进党人士以个人身份访问大陆,但都不代表民进党立场,民进党始终不能抛弃“台独”党纲,民共党对党交流并未真正开启。10月上旬民进党大老谢长廷赴大陆进行“开展之旅”,引发两岸高度关注。但后续民进党以党主席苏贞昌为首,对谢长廷访陆冷处理,谢长廷参访大陆时提出的一些主张在党内未获得广泛认同和采纳,甚至遭到打压。随后民进党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但该委员会非但不具有调整大陆政策的实质功能,相反却沦为党内政争工具。民进党大陆政策转型仍在黑暗中徘徊,未来重返执政仍然艰难。

2012年对两岸关系来讲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两岸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两岸政治互信基础不断巩固,经济合作和各领域交流保持良好势头。两岸在三月胡锦涛与吴伯雄的会晤上,进一步明确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四月的李克强与吴敦义的会晤中进一步明确了深化两岸合作和交流的方向。两岸两会成功签署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和两岸海关合作协议,两岸货币清算机制也成功建立,并已经着手实施,为两岸经济合作向更广、更深的目标发展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启了“金融直航”。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借助“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论坛”等平台,两岸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间往来等进一步扩大,深化互信,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情感。11月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大陆提出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前景,提出继续巩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稳定发展,推动祖国统一进程。12月台北举行“台北会谈”和“九二共识论坛”两场学术研讨会议,两岸重量级专家学者就增进互信与认同、探讨两岸政治议题展开非官方对话交流,进一步沟通意见、增进共识,巩固互信,为未来两岸官方协商解决政治议题铺设道路、创造条件。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两岸关系继往开来,由此展开新的篇章。展望2013年,两岸都要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果基础上,把深化和平发展作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首要任务,继续扩大交流与合作,增进和巩固认同与互信,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互相包容,增进互信,平等协商,不断累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大陆对台方针将在中共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开创性,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深化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台湾方面也将按照马英九确定的未来两岸主要工作,包括持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继续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

在两岸政治问题上,两岸需要继续扩大对话交流,先期透过非官方的渠道,包括两岸智库、专家学者参与的会议进行沟通、交流、研讨,进一步增进了解与认知、消除彼此间的误解与隔阂,进一步减少误判,增进彼此之间的认同与互信,为未来两岸官方政治协商谈判奠定基础,力争将两岸非官方政治对话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在两岸民间交流方面,要通过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两岸基层民众间的了解,通过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近距离接触,使两岸同胞沟通更为顺畅,心灵更加接近,情感更加融洽,促进两岸民意不断融合,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

在对外政策方面,两岸需要进一步携手合作,在包括南海、东海领土争端问题上,两岸必须在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原则下,巩固两岸政治互信基础,维护两岸关系稳定,共同维护两岸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共同促进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责任编辑:孙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