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权斗下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恐难有作为

www.fjsen.com 2012-11-22 09:41  严安林 来源:海峡之声网 我来说两句

“苏贞昌自己要负起责任的说法,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严安林说,“实质上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牵涉到党内的权力斗争,谢长廷、苏贞昌、蔡英文,都是民进党内几大派系的领袖,相互之间存在合纵连横,尤其是对苏贞昌来说,他之所以要参选民进党的主席,目的不是为了赢得2014年的‘七合一’选举,那只是一个手段,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在2016年代表民进党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所以对于苏贞昌来说,如果把这个‘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舞台让给谢长廷的话,可能会失去党内两岸政策的话语权。

严安林表示,苏贞昌一直拖着不成立两岸事务的相关委员会有两方面的难处。一方面,苏贞昌希望成立这个委员会,能够掌握民进党党内两岸问题的话语权,但同时他又不愿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曾提出向让谢长廷来担任委员会的负责人,帮他来挡子弹。

“而另一方面谢长廷如果接下这个担子将会有自己的盘算,你给了谢长廷这个舞台可能他会演的有声有色,风头可能会盖过去苏贞昌自己。所以对于苏贞昌来说这是两难的选择,就是既希望谢长廷出来帮他挡台独基本教义派子弹,又不希望谢长廷出尽风头,掩盖自己的锋芒,所以苏贞昌最后还是下决心成立这个委员会,并由自己来亲自出任召集人。所谓的承担起责任是假,不希望把舞台让给蔡英文或者是谢长廷是真。”

“中国事务委员会”难以发挥作用

对于民进党要恢复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初衷,严安林指出,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利后,让民进党意识到面对中国大陆的崛起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事,民进党不能再回避两岸的话题,于是民进党表示要反思其两岸政策。苏贞昌就任党主席后表示分三步走来处理两岸关系。第一步民进党中央成立“中国事务部”,第二步举行一系列座谈会,讨论该如何面对、处理两岸关系,第三步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

严安林指出,成立这个委员会,对于民进党来讲是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其内部对两岸政策要不要调整、两岸政应该怎么走来交换意见,这方面是有它的作用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外界,尤其是不明真相的民众误以为民进党真的要调整两岸政策了,这对民进可能会有一些加分。”

但各界所期待的民进党通过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从而调整其台独政策,进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恐怕难以实现。

“从委员会的名称可以看出,要寄希望于苏贞昌出任召集人来调整民进党的台独政策,恐怕是一厢情愿,不能寄太大的希望。”

  • 责任编辑:孙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