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台海> 海峡评论 > 正文

名嘴乱象 不是胡忠信一个人的问题而已

www.fjsen.com 2012-07-19 16:09  台媒 来源:中国台湾网 我来说两句

台湾名嘴胡忠信日前的虚假爆料炒作引发台湾社会对媒体文化的集体省思。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日刊载社评表示,过去很长一段期间,我们曾经认为,台湾这种媒体乱象以及其引发的名嘴乱象,总会随着民众素质的提升而有改善的一天。现在,我们觉得这种期待根本不切实际。名嘴乱象,不是胡忠信一个人的问题而已。我们要说的是,媒体人自己可以不求上进,但不要装出胡忠信与他们无关的姿态,更不要再把责任推到观众身上了。

全文摘编如下: 

就在上个星期,媒体名嘴胡忠信在叩应节目上爆料,指涉有更高层者涉入林益世的关说案,而且绘声绘影,声称自己拥有明确文件,若揭露这些文件,造成的影响会比长崎、广岛的原爆更厉害,有如“车诺比加福岛一号”。现在证实一切都是子虚乌有,所谓的原爆只不过是闻起来其臭无比的排气而已。 

一时之间,我们又听到了许多名嘴在批评这位名嘴,当然,还有媒体也好像是一个旁观者一样加入批判的行列。胡忠信现在总算尝到了名嘴口水的厉害,于是乎不得不出来表态一番,认为这都是因为自己“用字过当,操之过急”。这听起来像道歉吗?至少我们觉得一点都不像。现在好像社会大众都对这种名嘴现象感到深恶痛绝,然而冷静下来思考,这种现象会因为胡忠信而改善吗?由胡忠信的应对,我们的答案是悲观的。 

我们认为,名嘴乱象,不是胡忠信一个人的问题而已。过去很长一段期间,我们曾经认为,台湾这种媒体乱象以及其引发的名嘴乱象,总会随着民众素质的提升而有改善的一天。现在,我们觉得这种期待根本不切实际。胡忠信之所以想要用“用字过当,操之过急”八个字为自己的行为轻轻一笔带过,不正是因为他也认为台湾的媒体市场根本少不了他这样的人物。 

台湾的媒体也懂得给自己卸责,认为这都是观众的需求,换句话说,媒体只是顺应观众的需求而已。媒体的卸责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媒体也要服膺经济学的竞争逻辑。现在的新闻主管以及制作人每天也是盯着收视率,然后以收视率来决定新闻的取舍、播报方式,来决定节目的开或关,以及来宾等等。我们看看叩应节目上那些名嘴常客,他们可以经过收视率千锤百炼才能坐上那个位置的。 

这些节目制作人安排整个节目的主题、内容、进行的方式,然后名嘴成了演员而已。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类谈话性节目的制作成本便宜,却能在言论上有一个摊位,因此没有媒体愿意投入更高的成本来制作高品质的节目。结果,我们在言论市场上,看到的都是清一色的劣质摊位,但媒体却告诉我们,那是因为观众喜欢那些摊位上的劣质品。 

谈到这里,让我们想到了苹果的贾伯斯。贾伯斯一向认为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的任务是设计消费者看了就想要的产品,因此iPhone可以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带动潮流。贾伯斯并没有把责任推给消费者。 

台湾媒体界有那么多受过良好训练的新闻从业人员及制作人,难道他们只愿意成为创造胡忠信角色的工作者吗!我们要说的是,媒体人自己可以不求上进,但不要装出胡忠信与他们无关的姿态,更不要再把责任推到观众身上了。

  • 责任编辑:孙靖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